和同光塵赤一法,豈敢訑訑見顏色
出自宋代方回《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
古人無欲非引年,古無有欲之圣賢。
曰無欲者無私欲。
昊皇魯叟畫系傳,柱下木子知止足。
豈謂出神凌紫煙,驂鸞駕鶴事恍惚。
別異道家分神仙,淺之又淺伯陽契,癡兒妄詫玄又玄。
內(nèi)丹水火一升降,髑髏立變童顏妍。
三載告成奪天地,汝拖腸鼠能攀牽。
私欲如此大莫大,破入寒獄赦倒懸。
遨昆登閬謂不死,終然白骨埋黃泉。
腐儒一笑了萬事,何謂赤明龍漢前。
號召風(fēng)師呼雨伯,杖劍叱喝急急律。
四時飯噉百花香,萬間廈入一壺窄。
洞天有天魂兮來,弱水元無跬步隔。
拄杖化龍為作鳧,意所不求忽自得。
醉眼暫作如是觀,誰識詠歸暮春瑟。
和同光塵赤一法,豈敢訑訑見顏色。
注釋參考
和同
(1).指 春秋 時代兩個互為對應(yīng)的常用語。和謂可否相濟(jì),相輔相成;同謂單一不二,無所差異。和能生物,同無所成?!秶Z·鄭語》:“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務(wù)和同也?!?韋昭 注:“和謂可否相濟(jì),同謂同欲。”《國語·周語中》:“和同可觀。” 韋昭 注:“以可去否曰和,一心不二曰同。和同之道行,則德義可觀也?!薄墩撜Z·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何晏 集解:“君子心和,然其所見各異,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爭利,故曰不和?!?朱熹 集注引 尹毅 曰:“君子尚義,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參閱《左傳·昭公二十年》。
(2).和睦同心?!豆茏印ち⒄罚骸按蟪疾缓屯?,國之危也?!薄稘h書·吾丘壽王傳》:“今 漢 自 高祖 繼 周 ,亦昭德顯行,布恩施惠,六合和同。” 宋 歐陽修 《筆說·富貴貧賤》:“凡事不和同,則不濟(jì)?!?明 柯丹丘 《荊釵記·合巹》:“夫妻到老兩和同?!?黃遠(yuǎn)生 《政界內(nèi)形記》一:“國務(wù)卿之不能和同一致以進(jìn)行者,則組織之始已種其因,固無可言矣?!?/p>
(3).調(diào)和?!抖Y記·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素問·生氣通天論》:“筋脈和同,骨髓堅固?!薄痘茨献印m真訓(xùn)》:“含陰吐陽,而萬物和同者,德也?!薄端问贰分臼罚骸疤烊撕屯?,恩澤洋普?!?/p>
(4).伙同;合伙?!短坡墒枳h·名例四·略和誘人》:“和同相賣者,謂兩相和同,共知違法?!薄对湔隆ば滩渴拧そT略》:“和同相賣為奴婢者,各斷一百七?!?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官常一》:“﹝按察使與藩司﹞厥后和同溺職,而事權(quán)歸兩院矣?!?/p>
(5).“和光同塵”的略語。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之一:“治惟尚和同,無俟於謇謇。” 龔頤正 《續(xù)釋常談》引 唐 韓偓 《金鑾密記》:“上執(zhí) 偓 手,涕泣曰:‘我勸你且和同,果如此,有何利益苦sha{1-1}人!’” 章士釗 《蘇報案始末記敘》:“余私念助人為理,覆人之產(chǎn),不祥;自折其志,茍為和同,不義?!?錢鍾書 《圍城》三:“買jia{1*1}文{1|1}憑是自己的滑稽玩世;認(rèn)干親戚是自己的和同隨俗?!眳⒁姟?和光同塵 ”。
(1).指 春秋 時代兩個互為對應(yīng)的哲學(xué)常用語。龢謂可否相濟(jì),相輔相成;同謂單一不二,無所差異。龢能生物,同無所成?!秶Z·周語中》:“飲食可饗,龢同可觀?!?韋昭 注:“以可去否曰和,一心不二曰同,和同之用行,則德義可觀?!?/p>
(2).謂平和,不交戰(zhàn)。《國語·周語中》:“夫戰(zhàn),盡敵為上,守龢同順義為上?!?韋昭 注:“守龢同,謂不相與戰(zhàn)而平和也?!?/p>
(3).調(diào)和。 宋 羅泌 《路史·后紀(jì)三·炎帝》:“因天地之資,而與之龢同?!?/p>
光塵
(1).敬詞。稱言對方的風(fēng)采。《文選·繁欽<與魏文帝箋>》:“冀事速訖,旋侍光塵,寓目階庭,與聽斯調(diào)?!?張銑 注:“光塵,美言之?!?唐 白居易 《祭李司徒文》:“至於豆觴之會,軒蓋之游,多奉光塵,最承歡惠。” 明 張煌言 《答唐枚臣書》:“倡義以來,南北各天,遂勿獲親奉光塵?!?/p>
(2).《老子》:“和其光,同其塵?!焙笠浴肮鈮m”喻世俗?!稌x書·文苑傳論》:“ 彥伯 未能混跡光塵,而屈乎卑位?!?清 唐孫華 《壽周礫圃七十》詩:“肯隨貴介逐光塵?祇有窮交相引重?!?/p>
一法
(1).統(tǒng)一的法令?!盾髯印ね醢浴罚骸熬撸撘幌?,陳一法,明一指,以兼覆之,兼炤之,以觀其盛者也。”
(2).指專一地行法?!俄n非子·五蠹》:“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術(shù)而不慕信,故法不敗,而群官無奸詐矣?!?/p>
(3).越發(fā);更加。 元 無名氏 《劉弘嫁婢》第一折:“這個姑夫老人家,一法老的糊突了?!?明 徐渭 《翠鄉(xiāng)夢》第一折:“那婦人老也小,止不過十七八歲,一法生得絶樣的。”
(4).一種方法。 晉 葛洪 《抱樸子·雜應(yīng)》:“又一法,思其髮散以被身,一髮端,輒有一大星綴之?!薄端貑枴ご讨菊摗贰叭雽嵳?,右手開鍼空也;入虛者,左手閉鍼空也” 張隱庵 集注引 張兆璜 曰:“開闔者,三陽之氣發(fā)于下焦。營衛(wèi)者,中焦水穀之所生也。用鍼取氣,在于營衛(wèi),而此篇獨(dú)論氣出下焦,血出中焦,候下焦所生之氣,出入開闔,以行補(bǔ)寫之法,又一法也?!?/p>
(5).佛教用語,猶言一事一物?!度A嚴(yán)經(jīng)》卷十三:“惟以一法得出離?!?唐 李邕 《岳麓寺碑》:“一法開無量之門,一音警無邊之眾?!?宋 范成大 《題記事冊》詩:“八萬四千空se{1-1}界,不離一法認(rèn)毘盧?!?/p>
豈敢
豈敢 (qǐgǎn) 怎么敢;不敢。表示謙遜或譏諷的意思 how dare 我豈敢單獨(dú)行動 怎敢 wouldn’t dare 他豈敢欺騙她 我不值得如此稱贊。謙辭 I don’t deserve such praise 豈敢,豈敢!訑訑
洋洋自得貌,沾沾自喜貌。 宋 朱熹 《與劉共父書》:“此蓋未及乎有為,而天下之士先以訑訑之聲音顏色待之矣?!?明 劉元卿 《賢奕編·應(yīng)諧》:“初機(jī)士偶一解,而即訑訑自矜有得。” 嚴(yán)復(fù) 《救亡決論》:“訑訑聲顏,距人千里?!?/p>
顏色
顏色 (yánsè) 色彩。光的各種現(xiàn)象(例如紅色、棕色、桃紅色、灰色、綠色、藍(lán)色和白色等),或使人們得以區(qū)分在大小、形狀或結(jié)構(gòu)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體的視覺或知覺現(xiàn)象 colour 指顯示給人看的利害的臉色 countenance;facial expression 顏色不少變?!鳌?張溥《五人墓碑記》 指顏料或染料 pigment;dyestuff 為顏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澤 tincture 他的衣服上滿都是那種顏色的染料 女子的姿色 good looks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啤?白居易《長恨歌》方回名句,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