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眼不再讀,恨我性識蒙
出自宋代程公許《過房公湖臨發(fā)廣文載酒登南樓聽隱士陳希逸彈》:
湖蕩匝城府,堤柳一長通。
森戟書漏永,闃如墟野。
掣鈴三日留,郁郁殊寡悰。
登埤展遐眺,蕩我磊磈胸。
溝畦磨衲麗,煙蕪圖采工。
廣文一尊酒,邂逅清賞同。
慨昔石林老,小駐雙旌紅。
燕坐鳧鶩退,行散龜鶴從。
得句陵子美,高世猶房公,想此據(jù)胡休,長嘯延清風(fēng)。
想此躡珠履,和月吸酒鐘。
想此援采毫,醉題揖遙峰。
想此披綺裘,憑高目征鴻。
逸駕渺難追,風(fēng)光為誰容。
空科翰黑香,披拂葭葦叢。
翠琰子由賦,正聲響竹鏞。
千年古徐州,綺疏貫晴虹。
過眼不再讀,恨我性識蒙。
喬木噪晚鴉,低回馬首東。
綠綺有余韻,在之訊仙翁。
注釋參考
過眼
(1).經(jīng)過眼前。喻迅疾短暫。 宋 蘇軾 《吉祥寺僧求閣名》詩:“過眼榮枯電與風(fēng),久長那得似花紅。” 明 馮夢龍 《灑雪堂·宋婆課女》:“嘆過眼時光去渺茫,休得貪閒放?!?清 吳偉業(yè) 《贈總憲龔公芝麓》詩:“側(cè)身天地竟何心,過眼風(fēng)光有誰羨?!?/p>
(2).過目,略加看視。 宋 李清臣 《欽圣憲肅皇后哀冊文》:“諸書過眼,疑微洞析。兢兢瞿瞿,殆忘寢食。”《老殘游記》第十七回:“那家人揭開盒蓋,請老爺們過眼?!?孫犁 《白洋淀紀(jì)事·采蒲臺》:“她像很疲累了,彎著腰一張一張掀開席,叫收席的人過眼看成色?!?/p>
不再
不再 (bùzài) 放棄;停止進(jìn)行 no more 不再反對…協(xié)議 結(jié)束;停止;終止;放棄 give over 我決定不再想你性識
(1).天分,悟性。 南朝 梁 沉約 《神不滅論》:“其愚者則不辨菽麥,其悖者不知愛敬,自斯以上,性識漸弘?!?唐 無名氏 《冥音錄》:“長女適邑人 丁玄夫 ,性識不甚聰慧。” 馬其昶 《<古文辭類纂標(biāo)注>序》:“夫文字之見,隨所觸感,各肖其性識才學(xué)以出,其淺深高下不同之致,奚啻九級之臺乎?”
(2).佛教稱眾生的根性心識?!端鍟そ?jīng)籍志四》:“初, 釋迦 説法,以人之性識根業(yè)各差,故有大乘小乘之説?!?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蓋怨毒之念,根於性識?!?/p>
程公許名句,過房公湖臨發(fā)廣文載酒登南樓聽隱士陳希逸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