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又和后九首》:
浮云有之障礙,蒙氣日之翳膜。
已把太玄覆瓿,更將三傳束閣。
注釋參考
太玄
深奧玄妙的道理。 三國 魏 嵇康 《贈兄秀才入軍》詩之十五:“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張昭漢 《甲寅春西湖小麥嶺吊吳子一粟墓》詩:“神與太玄合,浩氣搖江巒?!?/p>
覆瓿
(1).喻著作毫無價值或不被人重視。亦用以表示自謙。 宋 陸游 《秋晚寓嘆》詩之四:“著書終覆瓿,得句漫投囊?!?明 唐寅 《除夜坐蛺蝶齋中》詩:“一卷文章塵覆瓿,兩都蹤跡雪隨驢。”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為文僅稱點鬼之談,著書惟供覆瓿之用?!眳⒁姟?覆醬瓿 ”。
(2).猶覆盆。 明 范濂 《云間據(jù)目抄·紀祥異》:“但始事之日,業(yè)已申呈各衙門,終難曲庇,故各擬徒杖,實覆瓿之冤也?!眳⒁姟?覆盆 ”。
三傳
傳了三次?!蹲髠鳌ふ压辍罚骸白?郤稱 以別,三傳矣?!?杜預 注:“ 郤稱 , 晉 大夫,始受 州 ,自是 州 與 溫 別,至今傳三家?!?/p>
(1).指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唐 顏真卿 《魏夫人仙壇碑》:“少讀《老》、《莊》、三《傳》、五經、百子,無不該覽?!?唐 韓愈 《寄盧仝》詩:“《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究終始?!?清 皮錫瑞 《春秋通論》:“《公羊》兼?zhèn)鞔罅x微言,《穀梁》不傳微言,但傳大義,《左氏》并不傳義,特以記事詳贍,有可以證《春秋》之義者,故三《傳》并行不廢?!?/p>
(2).多知古事之人?!秳⒅h諸宮調·知遠走慕家莊沙陀村入舍》:“翁翁姓 李 ,排房最大,為多知古事,善書算陰陽,時人美呼‘三傳’。”
束閣
見“ 束之高閣 ”。
劉克莊名句,又和后九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