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孫應(yīng)時《再和》:
袞袞諸公鴛鷺群,年來看熟已忘情。
四明相尋風雨過,一丘一壑便慳盟。
注釋參考
四明
山名。在 浙江省 寧波市 西南。自 天臺山 發(fā)脈,綿亙于 奉化 、 慈溪 、 馀姚 、 上虞 、 嵊縣 等縣境。道書以為第九洞天,又名 丹山赤水洞天 。凡二百八十二峰。相傳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稱 四明山 ?!度艌D會·四明山圖考》:“ 四明山 者, 天臺 之委也。高興華頂,齊跨數(shù)邑。自 奉化 雪竇 入,則直謂之 四明 。行山中大約五六十里,山山盤亙,竹樹蔥菁,眾壑之水,亂流爭趨。入益深,猿鳥之聲俱絶,悄然嘻呬通顥氣,覺與世界如絶,不似 天臺 之近人也。道書稱第九洞天。峯凡二百八十二,中有 芙蓉峯 ,刻 漢 隸‘四明山心’四字。其山四穴如天窻,隔山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 四明 ?!?/p>
相尋
(1).相繼;接連不斷。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詩之一:“誰謂人道廣,憂慨自相尋?!薄侗笔贰ぴ促R傳》:“ 陳 將 吳明徹 寇 淮 南, 歷陽 、 瓜步 相尋失守。”《花月痕》第四六回:“覆轍相尋,曾不知戒,內(nèi)閣耳目猶人有先機議處,以肅戎行者乎?”
(2).尋訪;找尋。 唐 韋瓘 《周秦行紀》:“今夜風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尋,況又遇嘉賓,不可不成一會?!?宋 朱熹 《麗澤堂》詩:“感君懷我意,千里夢相尋?!薄端疂G傳》第十九回:“到得那里,相尋著 吳用 、 劉唐 船隻,合做一處?!?/p>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薄缎咽篮阊浴だ顩F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p>
(2).刮風下雨?!稌ず榉丁罚骸霸轮畯男?,則以風雨?!?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云晦,往者莫至?!?/p>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shù)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段膮R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眳⒁姟?滿城風雨 ”。
一丘一壑
(1).《漢書·敘傳上》:“漁釣於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棲遲於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焙笠蛞浴耙磺鹨慧帧敝竿穗[在野,放情山水。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明帝 問 謝鯤 :‘君自謂何如 庾亮 ?’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官準則,臣不如 亮 ;一丘一壑,自謂過之?!?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一丘一壑,同 阮籍 於西山;一嘯一歌,列 嵇 康 於北面?!?宋 陸游 《木山》詩:“一丘一壑吾所許,不須更慕明堂材。”
(2).猶一山一水。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五四:“一丘一壑我前導,重話 京華 送我情?!?/p>成語解釋丘:土山;壑:山溝。原指隱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一丘一壑出處《漢書·敘傳上》:“漁釣于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棲遲于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端委廟堂,使百官準則,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使用例句兄以一丘一壑過之,且筑壙于側(cè),與山締生死盟。
孫應(yīng)時名句,再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幫她修修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