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單車,致緘書,裂荷焚芰接武曳長裾
出自宋代賀鑄《將進(jìn)酒·城下路》:
城下路,凄風(fēng)露,今人犁田古人墓。
岸頭沙,帶蒹葭,漫漫昔時(shí)流水今人家。
黃埃赤日長安道,倦客無漿馬無草。
開函關(guān),掩函關(guān),千古如何不見一人閑?。
六國擾,三秦掃,初謂商山遺四老。
馳單車,致緘書,裂荷焚芰接武曳長裾。
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鄉(xiāng)安穩(wěn)處。
生忘形,死忘名。
誰論二豪初不數(shù)劉伶?
注釋參考
單車
單車 (dānchē) 即自行車 bicycle緘書
書信。 唐 杜甫 《奉漢中王手札》詩:“前后緘書報(bào),分明饌玉恩?!?明 陳子龍 《贈(zèng)孫碩膚職方》詩:“水曹自弄 秣陵 云,緘書幾度加餐字?!?清 曹寅 《西軒賦送南村還京》之二:“ 南村 饒樂事,早晚報(bào)緘書。”
接武
(1).步履相接。謂小步前進(jìn)。《禮記·曲禮上》:“堂上接武,堂下布武?!?鄭玄 注:“武,跡也。亦相接,謂每移足半躡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楹鼓逢逢將曙天,諸生接武 杏壇 前?!?/p>
(2).步履相接。指舞步相接?!冻o·大招》:“二八接武,投詩賦只?!?朱熹 集注:“接,連也。武,跡也。”
(3).步履相接。形容人多擁擠。 晉 葛洪 《抱樸子·崇教》:“是以遐覽淵博者,曠代而時(shí)有;面墻之徒,比肩而接武也?!薄段簳だ钪C傳》:“異人相趨于絳闕,鴻生接武于儒館。” 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shí)》:“當(dāng)今朝號(hào)得人,國稱多士。 蓬山 之下,良直差肩;蕓閣之中,英奇接武?!薄督鹗贰ご蘖鳌罚骸爱?dāng)時(shí)冒進(jìn)之徒,爭援 劉 齊 故事以冀非分者,比肩接武?!?/p>
(4).步履相接。形容親近;接近。 唐 權(quán)德輿 《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并同鍾陵使府之舊因以寄贈(zèng)》詩:“外庭時(shí)接武,廣陌更連鑣?!?宋 司馬光 《與呂晦叔簡》:“自 晦叔 入都,及得共事,每與僚寀行坐不相離,未嘗得伸悃愊,雖日夕接武,猶隔闊千里也?!?/p>
(5).步履相接。前后相接;繼承。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古來辭人,異代接武,莫不參伍以相變,因革以為功。”《新唐書·上官儀傳》:“御史供奉赤墀下,接武夔龍,簉羽鵷鷺,豈 雍州 判佐比乎?” 馬宗霍 《書林藻鑒》:“ 唐 代書家之盛,不減于 晉 ,因由接武六朝,家傳世習(xí),自易為工?!?/p>
長裾
(1).指長衣?!犊讌沧印と宸罚骸?子高 衣長裾,振襃袖,方屐麤翣,見 平原君 。”
(2).長袖。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長裾隨風(fēng),悲歌入云?!币槐咀鳌?長袖 ”。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佐》:“高冠長裾緣緑衣人,宣青紙制?!?宋 曾鞏 《寄孫子翰》詩:“不容乃獨(dú)見磊落,出走并海飄長裾?!眳⒁姟?長袖 ”。
賀鑄名句,將進(jìn)酒·城下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