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強(qiáng)至《酬齊上人》:
不見湯師久,病眠時序深。
忽驚朱夏過,真負(fù)碧云吟。
他日虎溪約,同時鳳闕心。
未論應(yīng)去住,杖屨且相尋。
注釋參考
去住
猶去留。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唐 司空曙 《峽口送友人》詩:“峽口花飛欲盡春,天涯去住淚霑巾?!?龐樹柏 《鶼鶼引為邑中貞烈嚴(yán)毛氏作》:“此心似磐石,去住終難移?!?/p>
杖屨
(1).手杖與鞋子。古禮,五十歲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脫于戶外,為尊敬長輩,長者可先入室,后脫鞋?!抖Y記·曲禮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莫,侍坐者請出矣?!?鄭玄 注:“撰猶持也。” 孔穎達(dá) 疏:“撰杖屨者,則君子自執(zhí)杖,在坐著屨?!薄杜f唐書·宦官傳·楊復(fù)恭》:“詔 復(fù)恭 致仕,賜杖屨?!?/p>
(2).對老者、尊者的敬稱。 唐 杜甫 《詠懷》之二:“南為 祝融 客,勉強(qiáng)親杖屨,結(jié)託老人星, 羅浮 展衰步?!?仇兆鰲 注:“ 盧 注: 衡山 有 祝融峯 , 董鍊師 在焉,故思一親其杖屨。” 宋 司馬光 《祭穎公文》:“承乏諫垣,造請有禁,不親杖屨,殆將再期,豈意一朝忽為永訣?!?/p>
(3).拄杖漫步。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詩:“興來猶杖屨,目斷更云沙?!?宋 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盟鷗》詞:“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明 許時泉 《同甲會》:“杖屨問從何處,蒼山赤葉林丘?!?/p>
相尋
(1).相繼;接連不斷。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詩之一:“誰謂人道廣,憂慨自相尋?!薄侗笔贰ぴ促R傳》:“ 陳 將 吳明徹 寇 淮 南, 歷陽 、 瓜步 相尋失守?!薄痘ㄔ潞邸返谒牧兀骸案厕H相尋,曾不知戒,內(nèi)閣耳目猶人有先機(jī)議處,以肅戎行者乎?”
(2).尋訪;找尋。 唐 韋瓘 《周秦行紀(jì)》:“今夜風(fēng)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尋,況又遇嘉賓,不可不成一會?!?宋 朱熹 《麗澤堂》詩:“感君懷我意,千里夢相尋?!薄端疂G傳》第十九回:“到得那里,相尋著 吳用 、 劉唐 船隻,合做一處?!?/p>
強(qiáng)至名句,酬齊上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