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洵《送石昌言使北引》:
昌言舉進(jìn)士時,吾始數(shù)歲,未學(xué)也。
憶與群兒戲先府君側(cè),昌言從旁取棗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親戚故,甚狎。
昌言舉進(jìn)士,日有名。
吾后漸長,亦稍知讀書,學(xué)句讀、屬對、聲律,未成而廢。
昌言聞吾廢學(xué),雖不言,察其意,甚恨。
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聞。
吾日益壯大,乃能感悔,摧折復(fù)學(xué)。
又?jǐn)?shù)年,游京師,見昌言長安,相與勞問,如平生歡。
出文十?dāng)?shù)首,昌言甚喜稱善。
吾晚學(xué)無師,雖日當(dāng)文,中甚自慚;及聞昌言說,乃頗自喜。
今十余年,又來京師,而昌言官兩制,乃為天子出使萬里外強(qiáng)悍不屈之虜庭,建大旆,從騎數(shù)百,送車千乘,出都門,意氣慨然。
自思為兒時,見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貴不足怪,吾于昌言獨(dú)有感也!大丈夫生不為將,得為使,折沖口舌之間足矣。
往年彭任從富公使還,為我言曰:“既出境,宿驛亭。
聞介馬數(shù)萬騎馳過,劍槊相摩,終夜有聲,從者怛然失色。
及明,視道上馬跡,尚心掉不自禁。
”凡虜所以夸耀中國者,多此類。
中國之人不測也,故或至于震懼而失辭,以為夷狄笑。
嗚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頓,壯士健馬皆匿不見,是以有平城之役。
今之匈奴,吾知其無能為也。
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
”況與夷狄!請以為贈。
注釋參考
讀書
讀書 (dúshū) 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read 正式學(xué)習(xí)一個科目或課程 study 她讀書很用功句讀
句讀,句逗 (jùdòu,jùdòu) 中國古代文章中沒有標(biāo)點(diǎn)符號,誦讀時稱文句中停頓的地方,語氣已經(jīng)完的叫“句”,沒有完的叫“讀”,由讀者用圈(句號)和點(diǎn)(逗號)來標(biāo)記 periods and commas 習(xí)其句讀?!啤?韓愈《師說》 句讀之不知。 連稱句讀時,句是語意完整的一小段,讀是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sentences and phrases屬對
謂詩文對仗。 唐 元稹 《敘詩寄樂天書》:“聲勢沿順,屬對穩(wěn)切者為律詩?!薄缎绿茣の乃噦髦小に沃畣枴罚骸?魏 建安 后汔 江 左,詩律屢變,至 沉約 、 庾信 ,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二·劍鶴聯(lián)句》:“《劍鶴聯(lián)句》皆屬對森嚴(yán),造語雅健?!?清 劉大櫆 《<張?jiān)G堂詩集>序》:“ 訥堂 則方總角,與其諸弟從塾師受書,已能屬對精切,余心竊異之?!?/p>
聲律
(1).五聲六律。指音樂。《漢書·禮樂志》:“ 漢 興,樂家有 制氏 ,以雅樂聲律世世在太樂官?!薄赌淆R書·臨川獻(xiàn)王映傳》:“ 映 善騎射,解聲律?!?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逸文》:“ 周 衰, 鄭 衛(wèi) 之音作,《詩》之聲律廢也?!?/p>
(2).指語言文字的聲韻格律。 南朝 齊 周颙 《重答張長史書》:“佛教所以義奪情靈,言詭聲律,蓋謂即色非有,故檀絶於羣家耳?!?五代 王周 《自喻》詩:“七歲辨聲律,勤苦會詩賦?!?宋 蘇軾 《眉州遠(yuǎn)景樓記》:“始朝廷以聲律取士,而 天圣 以前學(xué)者猶襲 五代 文弊,獨(dú)吾州之士,通經(jīng)學(xué)古,以 西漢 文詞為宗師?!?王力 《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 中國 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主要是兩件事:第一是對偶,第二是聲律。”
蘇洵名句,送石昌言使北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