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華岳《歸釣吟》:
我生本是絲綸客,嘗抱絲綸釣王國。
膠庠雖識姚有虞,載車未遇周西析。
抱琴歸去古江邊,江頭風(fēng)月猶依然。
江風(fēng)刮岸岸如削,江月照人人未眠。
沙平浪靜江天闊,換酒捉魚魚撥刺。
有時醉碗和月吞,有時醉棹和煙撥。
或唱歌,或吹笛,欸乃宮商人不識。
歌聲喚徹?zé)熕?,笛聲清透云霄碧?br>不張帆,任渠去,去到云山深處住。
云山深處有畫圖,添個云山畫圖侶。
不撥棹,任渠流,流入玻瓈影裹頭。
玻璃影裹迸珠玉,千斛萬斛誰能收。
倦時眠,醉時舞,漁家自有神仙府。
睡時蝴蝶夢莊周,舞處鷗鳶奏韶武。
自舉歸釣吟,清江漠漠煙沉沉。
云藏萬壑暗水尾,風(fēng)吹孤月?lián)u天心。
翠微父,翠微父,和我行歌進(jìn)南浦。
畫橋流水抹晴煙,殘照暮霞收宿雨。
水連天,天似水,一蓑活計誰能比。
楓葉飄霜鱸膾香,楊花雪河魨美。
也不學(xué),姜太公,百年將至方非熊。
會須年少遇真主,恢我諸夏車書同。
也不學(xué),嚴(yán)子陵,云臺不為殊勛。
中興只作釣臺侶,胸啡中百萬和無兵。
我網(wǎng)不似漢,漢網(wǎng)何太疏,也曾漏卻吞舟魚。
何當(dāng)周密如樞機(jī),直欲纖悉皆無遺。
我鉤不似呂,呂鉤何太直,除卻文王有誰識。
爭如猛曲一彎腰,牽取星珠并月璧。
魚膠寒齒折蒿剔,蟹螯刺指和籠烹。
屠龍飪鼎口不美,斷鯨斫炙腸聊撐。
注釋參考
不學(xué)
(1).不學(xué)習(xí);不求學(xué)?!墩撜Z·季氏》:“不學(xué)《詩》,無以言?!?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誠知不學(xué)之弊,碩儒之貴?!?宋 曾鞏 《宜黃縣縣學(xué)記》:“蓋以不學(xué)未成之材而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嗚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賊盜刑罰之所以積,其不以此也歟?”
(2).謂沒有學(xué)問。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二》:“又以《文選》 李善 注在五臣后,其疏淺不學(xué),幾於 王侍書 題閣帖矣!”《老殘游記》第三回:“兄弟以不學(xué)之資,圣恩叫我做這封疆大吏?!?/p>
子陵
嚴(yán)光 的字。 東漢 馀姚 人。曾與 漢 光武帝 劉秀 同游學(xué), 劉秀 即位后,改名隱居,后被召至京師 洛陽 ,授諫議大夫,不受而退隱于 富春山 。 唐 劉長卿 《泛曲阿后湖簡同游諸公》詩:“且習(xí) 子陵 隱,能忘生事憂。” 唐 溫庭筠 《渭上題》詩:“ 呂公 榮達(dá) 子陵 歸,萬古煙波繞釣磯。” 宋 范仲淹 《過方處士舊隱》詩序:“某 景祐 初,典 桐廬郡 ,有 七里瀨 , 子陵 之釣臺在。” 明 王世貞 《鳴鳳記·獻(xiàn)首祭告》:“早知道禍機(jī)隱伏,誰羨著掛冠歸,便做了 子陵 、 靖節(jié) 也來追?!?/p>
云臺
(1).高聳入云的臺閣?!痘茨献印m真訓(xùn)》:“云臺之高,墮者折脊碎腦,而蟁蝱適足以翱翔?!?晉 郭璞 《客傲》:“夫欣黎黃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云臺之觀者,必閟帶索之歡?!?唐 王勃 《七夕賦》:“君王廼馭風(fēng)殿而長懷,俯云臺而自矯?!?宋 張輯 《洞仙歌·代壽張辰川》詞:“問因何五馬,踏月云臺。秋色里,卻賞煙霞袖手?!?/p>
(2). 漢 宮中高臺名。 漢光武帝 時,用作召集群臣議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沉約 《為武帝與謝朏敕》:“今方復(fù)引領(lǐng) 云臺 ,虛己 宣室 ?!?唐 高適 《宋中遇劉書記有別》詩:“白身謁明主,待詔登 云臺 ?!?宋 范成大 《寄贈泉石使李元直入覲》詩:“諸公上 云臺 ,一葉渺 湘浦 ?!?/p>
(3). 漢 宮中高臺名。 漢明帝 時因追念前世功臣,圖畫 鄧禹 等二十八將于 南宮云臺 ,后用以泛指紀(jì)念功臣名將之所。 唐 杜牧 《少年行》:“捷報 云臺 賀,公卿拜壽巵?!?清 洪昇 《長生殿·剿寇》:“擁大將,氣雄哉,合圖畫上 云臺 。”
(4).山名。在 陜西省 華陰縣 境。即 西岳 華山 的北峰。古代隱者和道家多居于此。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十九:“邀我登 云臺 ,高揖 衛(wèi)叔卿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記》:“ 云臺峯 在 太華山 東北?!?清 厲鶚 《嚴(yán)朗屋寫小像為杜子春事索題》詩之二:“ 云臺峯 頂約驂鸞,杞犬芝童覓最難?!?/p>
(5).山名。在 四川省 蒼溪縣 東南,接 閬中縣 界。一名 天柱山 。
(6).山名。在 江蘇省 連云港市 境內(nèi)。原為海中小島,稱 郁洲 , 明 代始與大陸相連。山上有水簾洞遺跡。 李希凡 《云臺小記》:“ 云臺山 屹立在 黃海 之濱……所謂‘花果山’者,只是 云臺 一百多個山頭中的一陵?!?/p>
(7).道觀名。 唐 李商隱 《送從翁從東川弘農(nóng)尚書幕》詩:“ 錦里 差隣接, 云臺 閉寂寥?!?馮浩 箋注:“所謂 云臺觀 也?!?宋 劉克莊 《水龍吟·己亥自壽》詞之二:“愿 云臺 任滿,又還因任,賽 汾陽 考。”
不為
(1).不做;不干?!对姟ばl(wèi)風(fēng)·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盀殚L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shí)?!?/p>
(2).謂收成不好?!赌印るs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志·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薄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xùn)》:“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高誘 注:“不為,不成也?!?/p>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shí)?!?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先破后承,始開終結(jié),內(nèi)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yán)矣?!?/p>
(1).不因?yàn)??!盾髯印ぬ煺摗罚骸疤煨杏谐?,不?堯 存,不為 桀 亡?!?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p>
(2).不為了。《漢書·揚(yáng)雄傳下》:“蓋聞圣主之養(yǎng)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顏師古 注:“言憂百姓也?!?/p>
殊勛
特出的功勛?!度龂尽の褐尽ぼ鲝獋鳌罚骸?董昭 等謂 太祖 宜進(jìn)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勛。” 隋 李德林 《天命論》:“ 太祖 挺生,庇民匡主,立殊勛于 魏 室,建茂績于 周 朝?!?宋 楊萬里 《赴文德殿聽麻仍拜表》詩:“夙退自欣還自笑,素餐便當(dāng)策殊勛?!?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共扶真主,各建殊勛?!?/p>
華岳名句,歸釣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