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耒《游白馬寺》:
秋林轉(zhuǎn)層崖,步踏落葉響。
森森夾路竹,矗矗羽林仗。
精廬隱深塢,門啟臺殿敞。
累累霜果懸,落落寒木壯。
房深燈火暖,縱飲頗酣暢。
山寒夜已深,嶺白月微上。
天明寺南去,幽路隘而昉。
林分徑忽斷,淺澗闊逾丈。
崩奔被澗石,大小非一狀。
丸丸列囷廩,落落排甕盎。
鳴泉走石罅,聯(lián)絡(luò)弄清漲。
喧頹競飛漱,派瀉或平漾。
群行命朋儔,困息植吾杖。
沿松見奇鼠,石蟹侑朝餉。
深行耳目靜,擠險誰復(fù)讓。
寒聯(lián)老木陰,暖值丹崖曠。
秋暉墮平野,暮鳥啼青嶂。
徜徉未知返,欲去意先愴。
膏粱與薇蕨,美惡隨所尚。
當(dāng)其兩自得,厭滿絕余望。
乃知山林樂,豈為隱者妄。
況吾不事事,枯槁理則當(dāng)。
遑遑施仁義,此固圣賢量。
我自沮溺徒,疏頑安可強。
注釋參考
自沮
(1).自感灰心。 宋 陳亮 《進(jìn)<中興五論>札子》:“既已疑矣,安能察其言而明其心,此臣之所大懼而卒以自沮也?!?/p>
(2).自行敗壞;自毀。 宋 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書》:“雖微 章得象 、 陳執(zhí)中 以排沮其事,亦安得而不自沮哉?”
(3).自礙;自阻。 明 宋濂 《<吳濰州文集>序》:“ 德基 尚勖之,毋徒泥 子西 之言而自沮也。” 清 曾國藩 《復(fù)劉霞仙中丞書》:“夫不明古樂,終不能研究古禮, 國藩 之私憾也;郊廟祭儀及軍禮等,殘闕無徵,千古之公憾也。是皆用以自沮而不達(dá)者也?!?/p>
疏頑
亦作“疎頑”。1.懶散頑鈍?!逗鬂h書·列女傳·曹世叔妻》:“吾性疏頑,教道無素,恆恐 子穀 負(fù)辱清朝?!?唐 唐彥謙 《八月十六日夜月》詩:“賴將吟詠聊惆悵,早是疏頑耐別離?!?宋 曾鞏 《西園席上》詩:“唯慙別乘疎頑甚,滿足塵埃更有詩?!薄端疂G傳》第二二回:“ 宋江 疏頑小吏,今日特來相投。” 清 陳確 《祭山陰先生文》:“生夙以疏頑,不省家計?!?/p>
(2).指強硬,固執(zhí)。 清 黃景仁 《送溫舍人汝適歸廣州》詩:“我昔獻(xiàn)賦來田間,骨節(jié)疏頑性孤鯁?!?/p>
張耒名句,游白馬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