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氣猶冶甄,埏埴萬匯隨方圓
出自宋代楊時《贈醫(yī)者鄧獻(xiàn)匡》:
天地一氣猶冶甄,埏埴萬匯隨方圓。
神形九藏通九野,八風(fēng)中物如戈鋋。
天元玉冊有遺義,探索始自三皇前。
桑君越人不世出,鑱石鍼灸誰能傳。
賤工增余損不足,往往橫夭殘?zhí)炷辍?br>羨君妙齡踵其學(xué),至理隱賾常精研。
聞陰得陽以神遇,反視方術(shù)猶蹄筌。
道隅并虀即為餌,車上已有長蛇懸。
嗟予羸苶苦多病,維摩丈室方蕭然。
愿君速已天下疾,為予一洗沉病痊。
注釋參考
地一
神名?!妒酚洝ば⑽浔炯o(jì)》:“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泰一 ?!?/p>
埏埴
(1).和泥制作陶器。《老子》:“埏埴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 河上公 注:“埏,和也;埴,土也。謂和土以為器也?!?漢 桓寬 《鹽鐵論·通有》:“鑄金為鋤,埏埴為器?!?/p>
(2).陶器。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無當(dāng)之玉盌,不如全用之埏埴;寸裂之錦黻,未若堅完之韋布?!?宋 李格非 《洛陽名園記·水北胡氏園》:“因岸穿二土室,深百餘尺,堅完如埏埴,開軒窗其前以臨水上?!?清 趙翼 《報恩寺塔二十四韻》:“輪蹄 精衛(wèi) 運(yùn),埏埴 女媧 摶?!?/p>
(3).陶冶;培育。 晉 潘岳 《西征賦》:“土無常俗,而教育定式,上之遷下,均之埏埴?!?唐 黃滔 《代鄭郎中上興道鄭相啟》:“遂使慶鐘末路,福逮今辰,既預(yù)門墻,仍從埏埴,宛得御車之便,無煩擁篲之勞。”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四:“他如木犀、山礬、素馨、茉莉、其香之清婉,皆不出蘭芷下,而自 唐 以前,墨客槧人,曾未有一語及之者,何也? 游成之 曰:‘一氣埏埴,孰測端倪,烏知古所無者,今不新出,而昔常見者,后不變滅哉?’” 清 馮桂芬 《上林少穆師書》:“某菰蘆末士,塵露下資,藐是疎蕪,渥蒙埏埴?!?/p>
萬匯
萬匯 (wànhuì) 萬物 all things on earth方圓
方圓 (fāngyuán) 指定半徑范圍內(nèi)的面積 circumference 20公里方圓之內(nèi)的40個內(nèi)湖 圍繞;在…周圍地 about 這個湖方圓一里,寬半里楊時名句,贈醫(yī)者鄧獻(xiàn)匡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