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成群的白色大雁好似秋天里飛起雪片,清冷的露珠使秋夜更涼。
掃去石邊的云霧,踏碎松下的月影,醉意正濃,在滿天星斗之下睡入夢鄉(xiāng)。
注釋
清江引:雙調(diào)曲牌名。
白雁:白色的雁。雁多為黑色,白色的雁較為稀少。元代謝宗可有《詠白雁》詩。
卻:除、去。
松根:松樹根。
清江引·秋居問答
問:《清江引·秋居》的作者是誰?
答:清江引·秋居的作者是吳西逸
問:清江引·秋居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清江引·秋居是元代的作品
問:白雁亂飛秋似雪,清露生涼夜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白雁亂飛秋似雪,清露生涼夜 出自 元代吳西逸的《清江引·秋居》
問:白雁亂飛秋似雪,清露生涼夜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白雁亂飛秋似雪,清露生涼夜 的下一句是 掃卻石邊云,醉踏松根月。
問:出自吳西逸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西逸名句大全
清江引·秋居賞析
白雁是深秋的象征。宋彭乘《墨客揮犀》:“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到來。白雁至則霜降,河北人謂之霜信?!比胍沽巳绾螘鞍籽銇y飛”,曲作者沒有講,但同下半句的“秋似雪”必有關(guān)系。這里說“似雪”,是因為秋天滿布著白霜;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足見白雁也會同烏鴉那樣受到“霜滿天”的驚擾。次句續(xù)寫涼夜露水增重的秋景,依然是清凄的筆調(diào),視點卻從天空轉(zhuǎn)移到地面。這樣就為人物的出現(xiàn)騰出了環(huán)境。
作者的出場是飄然而至的?!皰邊s石邊云”,有點風風火火。古人以為云出石中,故以“云根”作為山石的別名,這里無疑是指夜間巖壁旁近的霧氣。作者袍角“掃卻”了它們,那就幾乎是擦著山石而疾行,也不怕擦碰跌絆,這其間已經(jīng)透出了作者的酒意。下句“醉踏松根月”,則明明白白承認了自己的醉態(tài)?!八筛隆笔侵傅孛婵拷蓸錁涓脑鹿?,明月透過松樹的蔭蓋,落到地上已是斑斑駁駁,作者專尋這樣的“月”來“踏”,這就顯出了他腳步的趔趄。這樣的大醉急行,是很難堅持到底的。果然,他仰面朝天躺倒在地,起初還能瞥望“星斗滿天”,隨后便將外部世界什么也不放在心上,酣然高眠,“人睡也”。
短短五句,將人物的曠放超豪,表現(xiàn)得入木三分。五句中分插了“雪”、“露”、“云”、“月”、“星”五個關(guān)于天象的名詞,或?qū)嵵?,或虛影,頗見巧妙。五句中無不在層層狀寫露天的夜景,卻以人物我行我素的行動超脫待之,顯示了曠達的高懷。以起首的“白雁亂飛”與結(jié)末的“人睡也”作一對照,更能見出這一點。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以“秋居”為題目,而寫的是醉后的露宿,這就明顯帶有“以天地為屋宇,萬物于我何與哉”的曠達意味,由此亦可見作者以此為豪、以此為快的情趣。
- 憶秦娥婁山關(guān)標簽:抒情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 春日寫懷三十余年吳楚客,如今方覺負初心。凌霄神駿懷支遁,高屐貂裘怪惠琳。洛浦春光花滿樹,渭川風景竹成林。歸來不用鳴長鋏,時復一吟梁甫吟。
- 張文裕挽詞高才本出朝廷右,能事空推德業(yè)馀。每見便聞曹植句,至今傳寶魏華書。濟南名士新凋喪,劍外生祠已潔除。欲寄西風兩行淚,依然喬木鄭公廬。
- 次張欽夫經(jīng)略韻送胡長彥司戶還廬陵解印陶元亮,居鄉(xiāng)馬少游。久憐高士少,今喜故人優(yōu)??椭翢o何飲,身閑有底愁。自然仁者壽,誰羨道家流。
- 叔祖閣學座間請觀詩編因賦出門何許會初心,家有師儒是學林。畫古更因金印偉,書叢方稱錦堂深。朱橙薦酒隨冬蟹,翠蔓披墻引暮禽。每幸酸鹹得同嗜,可令傾耳闕韶音。
- 寄韓仲止主簿舊來絕嘆茶山行,今日重悲南澗泉。儒雅風流真不愧,兩賢真可作三賢。
- 晨興書窗欲曙夢初還,起坐披衣百慮間。誰識斯時會心處,靜聽鳥語樂相關(guān)。
- 贈吳草裘聞道青城有老吳,話頭入耳十年余。偶同婺女無憂客,來到天臺撞見渠。身上衣衫惟布素,口中談吐盡丹書。想君已是千余歲,誰道神仙仙上無。
- 滿庭芳 二舅魏知房戍沂州,見示此詞,因次鞍馬雄豪,紳馳驟,幾年都付尋常。邊城歲晚,蓮幕錦生光。得意尊前一笑,遐沖具威凜秋霜。人誰似,胸懷豁落,溫雅更文章。從軍真樂事,功名那問,故國他鄉(xiāng)。笑熊非渭水,龍臥南陽。從此鵬程高舉,快天風萬里無妨?;厥讗?,窮途狂客,搖蕩嘆行藏。
- 景靈宮樂章皇帝還大次乾安之曲帝將于郊,昭事上祀。爰茲畢觴,復即于次。飚斿載旋,容旌沓騎。維皇嘉承,錫祚昌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