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孫是古豪而迂,五鼎不換一束書
出自宋代李彌遜《趙彥秫於姑熟倅廳作寄傲請予為詩寄之》:
王孫是古豪而迂,五鼎不換一束書。
江城別駕轅下駒,升斗未足回清臞。
曉衙吏退誰與俱,傍砌燕譽來將雛。
室中塵凝生白虛,竹色照座花連株。
南窗曲肱凈籧篨,軒窗勇往羲皇初。
淵明雖遠幾類拘,輕去彭澤思吾廬。
人生泛如風中桴,況復蛻視千金軀。
公家舍屋為補苴,政成訟簡日有馀。
斗酒近局聊相娛,三年官滿鵲棄居。
后來好事猶今吾,至哉此樂陶不如。
注釋參考
王孫
(1) [prince's descendant]∶王爵的子孫
(2) [young man]∶泛指貴族子孫,古時也用來尊稱一般青年男子
王孫公子
詳細解釋(1).王的子孫。后泛指貴族子弟?!蹲髠鳌ぐЧ辍罚骸巴鯇O若安靖 楚 國,匡正王室,而后庇焉。 啟 之愿也?!薄冻o·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王夫之 通釋:“王孫,隱士也。 秦 漢 以上,士皆王侯之裔,故稱王孫?!?唐 杜甫 《哀王孫》詩:“腰下寶玦青珊瑚,可憐王孫泣路隅。”《醒世恒言·劉小官雌雄兄弟》:“王孫綺席倒金尊,美女紅爐添獸炭。”
(2).舊時對人的尊稱。《史記·淮陰侯列傳》:“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司馬貞 索隱引 劉德 曰:“ 秦 末多失國,言王孫、公子,尊之也。”《文選·左思<蜀都賦>》:“有 西蜀 公子者,言於 東吳 王孫?!?李善 注引 張華 《博物志》:“王孫、公子,皆相推敬之辭?!?宋 蘇軾 《送曾仲錫通判如京師》詩:“應為王孫朝上國,珠幢玉節(jié)與排衙?!?/p>
(3).人名。指 卓王孫 。 漢 臨邛 人,家巨富。《文選·左思<蜀都賦>》:“若夫 王孫 之屬, 郤公 之倫,從禽于外,巷無居人?!?劉逵 注:“ 王孫 , 卓王孫 也?!?/p>
(4).人名。指 漢 楊王孫 。 宋 蘇軾 《贈章默》詩:“難從 王孫 裸,未忍 夏后 堲?!?李厚 注:“ 前漢 楊王孫 ,病且死,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p>
(5).植物名。黃孫的別名。
(6).植物名。黃芪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黃耆》。
(7).猴的別稱。 漢 王延壽 《王孫賦》:“有王孫之狡獸,形陋觀而丑儀?!?唐 柳宗元 《憎王孫文》:“猨、王孫居異山,德異性,不能相容?!?蔣之翹 輯注:“王孫,猴也,狀似愁胡?!?清 錢謙益 《徐霞客傳》:“﹝ 霞客 ﹞以山魅、木客、王孫、玃父為伴侶?!?/p>
(8).蟋蟀的別名?!吨芏Y·考工記·梓人》“以注鳴者” 孔穎達 疏引《方言》:“﹝精列﹞ 楚 謂之蟋蟀,或謂之蛬; 南楚 之間,或謂之王孫?!卑矗斗窖浴贰巴酢弊鳌巴^”。
(9).復姓。 漢 代有 王孫皓 、 王孫卿 、 王孫慶 。
是古
以古為是。《漢書·劉歆傳》:“陵夷至于暴 秦 ,燔經(jīng)書,殺儒士,設挾書之法,行是古之罪,道術(shù)由是遂滅。”
五鼎
(1).古代行祭禮時,大夫用五個鼎,分別盛羊、豕、膚(切肉)、魚、臘五種供品。見《儀禮·少牢饋食禮》。《孟子·梁惠王下》:“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與?” 明 陸采 《懷香記·欽賜異香》:“莫把年華空斷送,整五鼎三牲脩供?!?明 沉受先 《三元記·辭親》:“前呼后擁,顯親揚名,也勝是死后三牲五鼎之祭?!?/p>
(2).見“ 五鼎食 ”。
束書
(1).猶負籍。 唐 方干 《送班主簿入謁荊南韋常侍》詩:“束書成遠去,還計莫經(jīng)春。倒篋唯求醉,登舟自笑貧。”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十:“ 夢錫 抱學有才……束書渡 淮 至 廣陵 ,謁先主,辟置門下。”
(2).收起書籍。謂把書擱置一邊。 宋 蘇軾 《李氏山房藏書記》:“近歲市人,轉(zhuǎn)相摹刻,諸子百家之書,日傳萬紙……而后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游談無根,此又何也?” 明 唐順之 《書丁近齋示孫卷后》:“今益衰且病,精力日減,於是經(jīng)年束書不一觀?!?/p>
李彌遜名句,趙彥秫於姑熟倅廳作寄傲請予為詩寄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