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楊萬里《登鳳凰臺》:
千年百尺鳳凰臺,送盡潮回鳳不回。
白鷺北頭江草合,烏衣西面杏花開。
龍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來鼓角哀。
只有謫仙留句處,春風(fēng)掌管拂蛛煤。
注釋參考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挽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fù)朝?!?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lǐng)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mao{1~1}澤{1*1}東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p>
百尺
(1).十丈。喻高、長或深。 漢 枚乘 《七發(fā)》:“ 龍門 之桐,高百尺而無枝?!?晉 左思 《詠史》之二:“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薄段倪x·鮑照<苦熱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圍。” 李善 注:“百尺、十圍,言其長大也?!?宋 蘇軾 《惠州李氏潛珍閣銘》:“眩古潭之百尺,涵萬象於瑤琨?!?/p>
(2).桅桿?!段倪x·木華<海賦>》:“於是候勁風(fēng),揭百尺,維長綃,掛帆席?!?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鳳凰臺
(1).古臺名。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南面。 唐 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詩:“ 鳳凰臺 上鳳凰游,鳳去臺空 江 自流?!?王琦 注:“《江南通志》: 鳳凰臺 ,在 江寧 府城內(nèi)之西南隅,猶有陂陀,尚可登覽。 宋 元嘉 十六年,有三鳥翔集山間,文彩五色,狀如孔雀,音聲諧和,眾鳥羣附,時人謂之鳳凰。起臺于山,謂之 鳳凰臺 。山曰 鳳臺山 ,里曰 鳳凰里 ?!?宋 劉過 《題潤州多景樓》詩:“一朝放浪 金陵 去, 鳳凰臺 上望 長安 ?!?/p>
(2).古臺名。在 甘肅省 成縣 東南的 鳳凰山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漾水》:“﹝ 鳳溪水 ﹞上承 濁水 於 廣業(yè)郡 ,南逕 鳳溪 中,有二石雙高,其形若闕, 漢 世有鳳凰至,故謂之 鳳凰臺 ?!?唐 杜甫 《鳳凰臺》詩:“亭亭 鳳凰臺 ,北對 西康州 ?!?/p>
(3).指宮苑中的樓臺。 唐 駱賓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復(fù)道斜通鳷鵲觀,交衢直指鳳凰臺?!?唐 沉佺期 《壽陽王花燭》詩:“可憐桃李樹,更遶鳳凰臺?!眳⒁姟?鳳臺 ”。
不回
正直,不行邪僻?!对姟ご笱拧ず德础罚骸柏M弟君子,求福不回?!?高亨 注:“回,邪僻。此言君子以正道求福?!薄逗鬂h書·侯霸傳》:“﹝ 霸 ﹞在位明察守正,奉公不回?!薄缎绿茣ほ棵纻鳌罚骸癌z 士美 ﹞自拾遺七遷至中書舍人,處事不回,為宰相 元載 所忌?!?明 何景明 《用直篇》:“行高而不回,言危而不遜?!?/p>
楊萬里名句,登鳳凰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