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兩儀消長(zhǎng),靜觀千古澆淳
出自宋代魏了翁《木蘭花慢(中秋新河)》:
正秋陰盛處,忽蕩起、一冰輪。
甚漢魏從前,才人勝士,斷簡(jiǎn)殘文。
都無(wú)一詞賞玩,更擬將、美色似非倫。
此意誰(shuí)能領(lǐng)會(huì),自夸光景長(zhǎng)新。
得陰多處倍精神。
俗眼轉(zhuǎn)增明。
向大第高樓,癡兒呆女,脆竹繁裀。
此心到頭未穩(wěn),莫古人、真不及今人。
坐看兩儀消長(zhǎng),靜觀千古澆淳。
注釋參考
坐看
(1).猶行看,旋見(jiàn)。形容時(shí)間短暫。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二六:“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唐 杜甫 《鳳凰臺(tái)》詩(shī):“坐看彩翮長(zhǎng),縱意八極周。”
(2).謂旁觀而無(wú)行動(dòng)。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guó)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jié):“ 張清 對(duì)部下說(shuō):‘上將掌握兵權(quán),坐看我們危急而不救,一定已有異心?!?/p>
兩儀
(1).指天地。《易·繫辭上》:“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孔穎達(dá) 疏:“不言天地而言兩儀者,指其物體;下與四象(金、木、水、火)相對(duì),故曰兩儀,謂兩體容儀也?!薄稌x書(shū)·摯虞傳》:“考步兩儀,則天地?zé)o所隱其情;準(zhǔn)正三辰,則懸象無(wú)所容其謬?!?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當(dāng)日三才始判,兩儀初分;乾坤:清者為乾,濁者為坤,人在中間相混?!?金一 《文學(xué)上之美術(shù)觀》:“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生矣。”
(2).借指君主的父母。《舊唐書(shū)·儒學(xué)傳下·盧粲》:“又 安樂(lè)公主 承兩儀之澤,履福祿之基,指 南山 以錫年,仰北辰而永庇?!?/p>
(3).指陰陽(yáng)、男女。 魯迅 《彷徨·高老夫子》:“ 蕊珠仙子 也不很贊成女學(xué),以為淆亂兩儀,非天曹所喜?!?/p>
消長(zhǎng)
消長(zhǎng) (xiāozhǎng) 增減;盛衰 growth and decline 謂變化 change靜觀
靜觀 (jìngguān) 冷靜地分析觀察 observe calmly 冷眼靜觀千古
千古 (qiāngǔ) 指久遠(yuǎn)的年代 through the ages 千古風(fēng)流人物?!巍?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巍?辛棄疾《永遇樂(lè)·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濉?梁?jiǎn)⒊讹嫳液霞の募?成為千古罪人 永遠(yuǎn)地 forever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zhou{1-1}恩{1~1}來(lái) 千古奇聞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聯(lián)、花圈等的上款 eternal repose澆淳
亦作“ 澆湻 ”。謂浮薄的風(fēng)氣破壞了淳厚的風(fēng)氣?!读簳?shū)·武帝紀(jì)上》:“夫在上化下,草偃風(fēng)從,世之澆淳,恒由此作?!?宋 陸游 《龜堂雜興》詩(shī):“散樸澆淳萬(wàn)事新,腐儒空有涕沾巾。”
魏了翁名句,木蘭花慢(中秋新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