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端《寄上舍人叔》:
車馬朝初下,看山憶獨尋。
會知逢水盡,且愛入云深。
殘雨開斜日,新蟬發(fā)迥林。
阮咸雖別巷,遙識此時心。
注釋參考
阮咸
(1). 晉 名士。 阮籍 從子,與 籍 齊名,時稱“大小 阮 ”。見《晉書·阮咸傳》后以“阮咸”為“侄子”的代稱。 唐 李端 《寄上舍人叔》詩:“ 阮咸 雖別巷,遙識此時心。”
(2).古樂器名。簡稱“阮”。撥弦樂器。古琵琶的一種。形狀略像月琴,柄長而直,四弦有柱。相傳 晉 阮咸 創(chuàng)制并善彈此樂器,因而得名。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下:“ 元行沖 賓客為太常少卿,有人於古墓中得銅物,似琵琶而身正圓,莫有識者。 元 視之曰:‘此 阮咸 所造樂具。’乃令匠人改以木,為聲甚清雅,今呼為‘阮咸’是也?!?/p>
遙識
遙知。 南朝 梁元帝 《賦得登山馬》:“何殊 隴 頭望,遙識 祁連 東。” 清 趙翼 《緬人乞降班師奏凱》詩:“遙識懽聲涌似濤,入關(guān)戰(zhàn)士解征袍。”
此時
這時候。《后漢書·劉玄傳》:“﹝ 韓夫人 ﹞輒怒曰:‘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記》:“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三回:“此時已經(jīng)四更天光景了?!?/p>
李端名句,寄上舍人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哈哈熊陪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