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掌訝,偵爾疆理
出自唐代皮日休《補(bǔ)周禮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
爣爣酒皎日,欻酒麗于天。
厥明御舒,如王出焉。
爣爣皎日,欻入于地。
厥晦厥貞,如王入焉。
出有龍旂,入有珩珮。
勿驅(qū)勿馳,惟慎惟戒。
出有嘉謀,入有內(nèi)則。
繄彼臣庶,欽王之式。
愔愔清廟,儀儀象服。
我尸出矣,迎神之谷。
杳杳陰竹,坎坎路鼓。
我尸入矣,得神之祜。
有郁其鬯,有儼其彝。
九變未作,全乘來之。
既醑既酢,爰朄爰舞。
象物既降,全乘之去。
麟之儀儀,不縶不維。
樂德而至,如賓之嬉。
鳳之愉愉,不篝不笯。
樂德而至,如賓之娛。
自筐及筥,我有牢醑。
自筐及篚,我有貨幣。
我牢不愆,我貨不匱。
碩碩其才,有樂而止。
王有虎臣,錫之鈇鉞。
征彼不憓,一撲而滅。
王有虎臣,錫之圭瓚。
征彼不享,一烘而泮。
王有掌訝,偵爾疆理。
王有掌客,饋爾饔餼。
何以樂之,金石九奏。
何以錫之,龍旂九旒。
玲玲衡笄,翚衣榆翟。
自內(nèi)而祭,為君之則。
洪源誰孕,疏為江河。
大塊孰埏,播為山阿。
厥流浩漾,厥勢嵯峨。
今君之酌,慰我實(shí)多。
禮酒既酌,嘉賓既厚,牘為之奏。
禮酒既竭,嘉賓既悅,應(yīng)為之節(jié)。
禮酒既罄,嘉賓既醒,雅為之行。
桓桓其珪,袞袞其衣。
出作二伯,天子是毗。
桓桓其珪,袞袞其服。
入作三孤,國人是福。
注釋參考
疆理
(1).劃分,治理。語本《詩·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東其畝?!?毛 傳:“疆,畫經(jīng)界也;理,分地理也?!?高亨 注:“疆,劃田界。”《左傳·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杜預(yù) 注:“疆,界也;理,正也?!?楊伯峻 注:“疆,畫分經(jīng)界。理,分其地理?!薄端螘に魈攤鳌罚骸胺蛲跽咧?,以義德相濟(jì),非徒疆理土地,恢廣經(jīng)略,將以大庇蒼生,保全黎庶?!?宋 葉適 《取燕一》:“因時(shí)拯亂, 湯 武 之業(yè)也;疆理天下, 舜 禹 之政也?!?/p>
(2).境界;界限。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瓠子河》:“考地志, 山陽 、 廩丘 ,俱屬 濟(jì)陰 ,則 都關(guān) 無隸 山陽 理……而 京相 考地驗(yàn)城,又并言在 廩丘 城南。推此而論,似地志之誤矣,或亦疆理參差所未詳?!?唐 劉知幾 《史通·本紀(jì)》:“然 遷 之以天子為本紀(jì),諸侯為世家,斯誠讜矣。但區(qū)域既定,而疆理不分,遂令后之學(xué)者罕詳其義?!?浦起龍 通釋:“疆理,猶言界畫。” 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四篇第七章:“行政區(qū)域,雖出於人為之計(jì)劃,但疆理一經(jīng)確定,甲乙皆為獨(dú)立之個(gè)體,土地、人民、主權(quán)即此個(gè)體必備之條件。”
(3).猶疆域。《隋書·高祖紀(jì)下論》:“《職方》所載,并入疆理,《禹貢》所圖,咸受正朔。”《元史·刑法志一》:“及 世祖 平 宋 ,疆理混一?!?明 劉基 《<覆瓿集>序》:“汎掃腥膻,廓清寰宇,復(fù)先王之疆理,開萬世之太平。”
皮日休名句,補(bǔ)周禮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