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饒離袂
出自南北朝江淹《臥疾怨別劉長史詩》:
四時(shí)煎日夜。
玉露催紫榮。
始懷走及嘆。
春意秋方驚。
涼草散螢色。
衰樹斂蟬聲。
憑景魂且謐。
臥堂怨巳生。
承君客江潭。
先愁鴻雁鳴。
吳山饒離袂。
楚水多別情。
金堅(jiān)碧不滅。
桂華蘭有英。
無輟代上朝。
豈惜鏡中明。
但見一葉落。
哀恨方未平。
注釋參考
吳山
(1).山名。在今 陜西 隴縣 西南。參見“ 吳岳 ”。
(2).山名。又名 胥山 。俗稱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東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揚(yáng)言欲立馬于此。 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顏亮 )閲 柳 ( 柳永 )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吳山 立馬之思?!?/p>
(3). 吳 地的山。 三國 吳 故地的山。《文選·謝朓<和伏武昌登孫權(quán)故城>》詩:“鵲起登 吳 山,鳳翔陵 楚 甸?!?李善 注:“ 孫 氏初基 武昌 ,后都 建鄴 ?!?清 陳維崧 《卜算子·阻閘瓜步》詞:“風(fēng)急 楚 天秋,日落 吳 山暮?!?/p>
(4). 吳 地的山。 春秋 吳 故地的山。 唐 賈島 《送朱可久歸越中》詩:“ 吳 山侵 越 眾, 隋 柳入 唐 疏?!?明 徐渭 《三茅觀觀潮》詩:“ 吳 山石頭坐秋風(fēng),帶著高冠拂云霧?!?/p>
(5). 吳 地的山。常泛指 江 南的山。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詞:“ 吳 山 楚 澤行徧,只欠到 瀟 湘 ?!?/p>
見“ 吳坂 ”。
離袂
(1).離人的衣袖、衣服。借指別離的人。 南朝 梁 江淹 《臥疾怨別劉長史》詩:“ 吳 山饒離袂, 楚 水多別情?!?唐 權(quán)德輿 《送少清赴潤州參軍因思練舊居得銷字》詩:“青門望離袂,魂為 阿連 銷。” 唐 盧綸 《送暢當(dāng)》詩:“秋風(fēng)滿離袂,唯老事唯多?!?/p>
(2).猶離別。 唐 孟郊 《送殷秀才南游》詩:“詩句臨離袂,酒花薰別顏?!?明 楊慎 《送余懋宗》詩:“天遠(yuǎn)驚離袂,春寒入勸盃?!?/p>
江淹名句,臥疾怨別劉長史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