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還僧居宿,暮踐樵子蹤
出自宋代梅堯臣《次韻和吳季野游山寺登望文脊山》:
楚客好山水,五月上亭峰。
峰頂望文脊,草樹皆有容。
身既近猿鳥,心欲追喬松。
石壁出云背,苔磴千萬重。
下視霹靂飛。
忽起枯株龍。
卻還僧居宿,暮踐樵子蹤。
作詩留粉墻,削藁為我封。
美璞世未識(shí),獨(dú)令和氏逢。
注釋參考
卻還
亦作“卻還”。1.退回。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查談》:“會(huì)有中使至州, 琯 使 昌藻 郊外接候,須臾卻還?!?清 方文 《送何元長(zhǎng)歸興化》詩:“抆淚卻還江北路,蕭蕭秋雨暗丹楓?!?/p>
(2).謂退還。 唐 元稹 《彈奏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fàn)睢罚骸胺蚴ゴ壤毡镜篱L(zhǎng)吏及諸州刺史,招緝疲人,一切卻還產(chǎn)業(yè),庶使孤窮有託,編戶再安。”《太平廣記》卷三三六引《廣異記·宇文覿》:“ 鍔 靈語嘆息久之,謂 覿 :‘勿令作官,何故受之,此度不能相救矣?!?覿 云:‘今卻還之,如何?’”《舊唐書·德宗紀(jì)上》:“已貯納者仍明置簿歷,各給文牒,后準(zhǔn)元數(shù)卻還?!?/p>
僧居
僧舍;佛寺。 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身榮難忘借僧居,愁來猶記題詩處?!?/p>
樵子
樵夫。 唐 皇甫冉 《雜言月洲歌送趙冽還襄陽》詩:“苦竹林,香楓樹,樵子罛師幾家住?!薄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白屑?xì)再看,乃是一個(gè)樵子,在那里舉斧砍柴?!?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之五:“浩歌聞谷口,歘見樵子還?!?/p>
梅堯臣名句,次韻和吳季野游山寺登望文脊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