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憂憂底事,胡不暫怡神
出自宋代宋祁《西齋新植萱草甚多作問答絕句二首答》:
我有忘憂號,君為憂世人。
欲憂憂底事,胡不暫怡神。
注釋參考
憂憂
憂愁貌?!冻o·九章·抽思》:“數(shù)惟蓀之多怒兮,傷余心之懮懮?!?王逸 注:“懮,痛貌也?!?洪興祖 補(bǔ)注:“懮,音憂。”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guān)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干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p>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dá)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p>
胡不
何不?!对姟む{風(fēng)·相鼠》:“人而無禮,胡不遄死?”《詩·唐風(fēng)·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史記·張耳陳馀列傳》:“茍必信,胡不赴 秦 軍俱死?”《漢書·韋賢傳》:“黃髮不近,胡不時監(jiān)?”
怡神
(1).怡養(yǎng)或怡悅心神。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今欲道足下以衛(wèi)生之秘術(shù),怡神之妙道,譬愈我於沉疴,若起尸於仙草,寧愿聞乎?”《隋書·儒林傳·劉炫》:“玩文史以怡神,閲魚鳥以散慮?!薄杜f唐書·順宗紀(jì)》:“而積疾未復(fù),至于經(jīng)時,怡神保和,常所不暇?!?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七:“有一人奏攜琴,有一人奏繁華令(西洋胡琴)相和。風(fēng)雷疾轉(zhuǎn),泉漏鏗鏘,固然已經(jīng)怡神心會,最動人處卻在抑揚(yáng)迢遞間寫得人心弦上的言語?!?/p>
(2).古代名琴名?!段墨I(xiàn)通考·樂十》:“《琴瑟下》論曰: 黃帝 之清角, 齊桓 之號鐘, 楚莊 之繞梁, 相如 之緑綺, 蔡邕 之焦尾,以至玉牀、響泉、韻磬、清英、怡神之類,名號之別也?!薄恶壯拧め屍飨隆罚骸扒褰?、鳴廉……焦尾、怡神,靈開、靈和,古名琴也?!?/p>
宋祁名句,西齋新植萱草甚多作問答絕句二首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