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金代元好問《清平樂 贈句龍英孺家小女阿金,張仲經(jīng)二女》:
瓊枝瑤草。
來自三山島。
莫道生男堪慰老。
掌上金兒更好。
胭脂杏蕾生紅。
繡襦學弄春風。
好共蘭蘭楚楚。
畫教乞巧圖中。
注釋參考
乞巧
舊時風俗,農(nóng)歷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鍼,或以金銀鍮石為鍼,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wǎng)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唐 林杰 《乞巧》詩:“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元 喬吉 《金錢記》第二折:“秋乞巧穿針會玉仙,冬賞雪觀梅到玳筵?!?歐陽山 《三家巷》三:“這七月七日是女兒的節(jié)日,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獨出心裁,做出一些奇妙精致的巧活兒,在七月初六晚上拿出來乞巧?!?/p>
元好問名句,清平樂 贈句龍英孺家小女阿金,張仲經(jīng)二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