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萊衣,橋梓列,桂蘭榮
出自宋代佚名《水調(diào)歌頭》:
橘記一年景,梅泄小春英。
見說彭成仙隱,對(duì)此慶生辰。
壽比太公欠一,年并楚丘逾九,益壯異常人。
細(xì)數(shù)稱觴日,信宿兩彌旬。
戲萊衣,橋梓列,桂蘭榮。
一門盛事難得,一子兩層孫。
休論若兒渠父,差勝楊椿黃琬,四代眼前親。
積善有馀慶,享福百千春。
注釋參考
戲萊衣
原謂 春秋 末 楚國(guó) 老萊子 穿五色斑斕之衣,扮小兒之狀以?shī)孰p親。后作為孝養(yǎng)父母之典。 宋 張綱 《驀山溪·甲辰生日》詞:“只愿早休官,居 顏 巷,戲 萊 衣,歲歲長(zhǎng)歡聚?!币嘧鳌?戲斑衣 ”。 宋 馮取洽 《賀新郎·送別定軒》詞:“夢(mèng)折營(yíng)門柳。送君歸,暫戲斑衣,又?jǐn)n征袖?!眳⒁姟?戲彩 ”。
橋梓
《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 李善 注引《尚書大傳》:“ 伯禽 與 康叔 朝於 成王 ,見乎 周公 ,三見而三笞之。二子有駭色,乃問於 商子 曰:‘吾二子見於 周公 ,三見而三笞之,何也?’ 商子 曰:‘ 南山 之陽(yáng)有木名橋, 南山 之陰有木名梓,二子盍往觀焉!’於是二子如其言而往觀之,見橋木高而仰,梓木晉而俯。反以告 商子 。 商子 曰:‘橋者,父道也;梓者,子道也?!焙笠蚍Q父子為“橋梓”。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孝友之性,豈伊橋梓;夷雅之體,無(wú)待韋弦。” 唐 張說 《右羽林大將軍王氏神道碑》:“禮義形於橋梓,哀戚過於縗麻?!?明 王世貞 《鳴鳳記·嚴(yán)嵩慶壽》:“慶春風(fēng)橋梓齊榮,樂晚景椿萱同操。”
佚名名句,水調(diào)歌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