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族皆有所托兮,麥獨(dú)淹留而不歸
出自唐代盧照鄰《獄中學(xué)騷體》:
夫何秋夜之無情兮,皎皇悠悠而太長。
目戶有其幽這兮。
愁人披此嚴(yán)霜。
見河漢之西落,聞鴻雁之南翔。
山有佳兮桂有芳,心思君兮君不將。
憂與憂兮相積,歡與歡兮兩忘。
風(fēng)裊裊兮木紛紛,調(diào)綠葉兮吹白云。
寸步千里兮不相聞,思公子兮日將瞑。
林已暮兮鳥群飛,重門掩兮人徑稀。
萬族皆有所托兮,麥獨(dú)淹留而不歸。
注釋參考
萬族
猶萬類。 晉 陶潛 《詠貧士》:“萬族各有託,孤云獨(dú)無依?!?唐 白居易 《夏旱》詩:“嗸嗸萬族中,唯農(nóng)最辛苦?!?明 高攀龍 《水居》詩:“萬族有樂,吾心何憂?!?章炳麟 《訄書·原變》:“且萬族之相軋,非直寒暑燥溼之比者也?!?/p>
有所
有所,無所類同。 有:存在。 無:沒有,不存在。 所:此為代詞。
例句:戰(zhàn)國·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nbsp;
《列子》:子貢倦于學(xué),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
淹留
淹留 (yānliú) 長期逗留;羈留 stoy for a long time不歸
(1).不返家。《詩·豳風(fēng)·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清 蒲松齡 《司文郎》:“又聞次年再行鄉(xiāng)試,遂不歸,止而受教?!?/p>
(2).不歸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盜戶》:“詎惡久假不歸,霸為己有?!?/p>
盧照鄰名句,獄中學(xué)騷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