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曉逾閩嶂,乘春望越臺
出自唐代宋之問《早發(fā)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
候曉逾閩嶂,乘春望越臺。
。
宿云鵬際落,殘月蚌中開。
。
薜荔搖青氣,桄榔翳碧苔。
。
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
抱葉玄猿嘯,銜花翡翠來。
。
南中雖可悅,北思日悠哉。
。
鬒發(fā)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
何當首歸路,行剪故園萊。
注釋參考
春望
詩篇名。唐代杜甫作。寫于作者被安祿山叛軍扣留在長安期間。詩中描寫了國都淪陷后的殘破景象,抒發(fā)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語言凝練,感情沉摯。名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歷來被人傳誦。越臺
(1).指 春秋 時 越王 勾踐 登眺之所。故址在今 浙江 紹興 種山 。 唐 李白 《送友人尋越中山水》詩:“東海橫 秦望 ,西陵遶 越臺 。” 王琦 注:“《述異記》: 勾踐 延四方之士,作臺於外而館之。今 會稽山 有 越王臺 。” 宋 劉克莊 《賀新郎·跋唐伯玉奏稿》詞:“賴有 越臺 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 清 黃宗羲 《萬悔庵墓志銘》:“ 越臺 風(fēng)青, 商山 芝紫。”參見“ 越王臺 ”。
(2).指 漢 時 南越王 趙佗 所建之臺。故址在今 廣東 廣州 越秀山 。 宋 楊萬里 《明發(fā)青塘蘆包》詩:“回望 越臺 煙雨外,萬峰盡處 五羊城 ?!眳⒁姟?越王臺 ”。
宋之問名句,早發(fā)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