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唐名臣有朱虎,揖遜夔夷尊文祖
出自宋代傅察《送朱熙載改官還鄉(xiāng)》:
陶唐名臣有朱虎,揖遜夔夷尊文祖。
后來(lái)杰出漢云孫,折檻當(dāng)時(shí)誰(shuí)敢侮。
煌煌圣代見(jiàn)斯人,凜凜遺風(fēng)振千古。
乘牛不數(shù)魯家俠,衣錦何妨買(mǎi)臣窶。
十年牢落困膠庠,五斗棲遲尚環(huán)堵。
唯馀豪氣自不除,傾蓋向人肝膽吐。
忽然結(jié)束事片鞍,軒軒氣色浮眉宇。
謂予倚門(mén)親久待,況復(fù)楓宸拜明主。
朝廷公卿重薦延,騫騰一鶚生毛羽。
高義如君世所稀,早據(jù)要路思裨補(bǔ)。
注釋參考
陶唐
(1).古帝名。即 唐堯 。 帝嚳 之子,姓 伊祁 ,名 放勛 。初封于 陶 ,后徙于 唐 ?!稌?shū)·五子之歌》:“惟彼 陶唐 ,有此 冀 方。今失厥道,亂其紀(jì)綱,乃厎而亡。”《孔子家語(yǔ)·五帝德》:“ 宰我 曰:‘請(qǐng)問(wèn) 帝堯 ?!?孔子 曰:‘ 高辛氏 之子,曰 陶唐 ,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唐 吳兢 《貞觀政要·刑法》:“ 太宗 謂侍臣曰:‘昔 陶唐 大圣, 柳下惠 大賢,其子 丹朱 甚不肖,其弟 盜跖 為巨惡?!?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kāi)物·乃?!罚骸?神農(nóng) 去 陶唐 ,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豈有隱焉?”
(2).古部族名?!妒酚洝は谋炯o(jì)》:“ 陶唐 既衰,其后有 劉累 ,學(xué)擾龍于 豢龍氏 ,以事 孔甲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詩(shī):“與君 陶唐 后,盛族多其人。圣賢冠史籍,枝派羅源津?!?朱鶴齡 注:“《唐·宰相世系表》: 杜 氏出 祁 姓, 帝堯 裔孫 劉累 之后,在 周 為 唐杜氏 。 成王 滅 唐 ,以封弟 叔圉 ,改封 唐氏 子孫於 杜城 , 京兆 杜陵 是也。然則 唐 與 杜 蓋同族也?!眳⒁?jiàn)“ 陶唐氏 ”。
(3). 陶唐 為古代傳說(shuō)中的圣主,后指稱賢明的帝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shè)朝》:“久著仁賢聲譽(yù)重,中外推戴 陶唐 ?!?/p>
(4).指 陶唐 之世。 晉 左思 《魏都賦》:“鑒茅茨於 陶唐 ,察卑宮於 夏禹 ?!?/p>
(5).借指開(kāi)明盛世。 唐 鮑溶 《讀李相心中樂(lè)》詩(shī):“果聞丞相心中樂(lè),上贊 陶唐 一萬(wàn)春?!?清 錢(qián)謙益 《山西布政使文翔鳳授朝議大夫制》:“以 河汾 之學(xué),教 陶唐 之人,士習(xí)之淳,文體之正,胥自 晉 始?!?/p>
(6).指《擊壤歌》。 宋 陸游 《示兒子》詩(shī):“父子扶攜返故鄉(xiāng),欣然擊壤詠《陶唐》?!?清 黃鷟來(lái) 《詠懷》之五:“枝榦雖不廣,亦足蔽一鄉(xiāng)。野人時(shí)就坐,鼓腹歌《陶唐》?!眳⒁?jiàn)“ 陶唐歌 ”。
(7).借指 中國(guó) 。 清 呂履恒 《許由?!吩?shī):“青山頂上一孤邱,俯視 陶唐 十二州。”
名臣
有名的賢臣?!妒酚洝堘屩T唐列傳》:“ 張廷尉 方今天下名臣?!薄段倪x·袁宏<三國(guó)名臣序贊>》 唐 呂延濟(jì) 題注:“名臣,謂有賢才,立功業(yè),垂名於后代者也?!?宋 梅堯臣 《謹(jǐn)賦》詩(shī):“往往得遺逸,烜赫見(jiàn)名臣?!?清 張穆 《與陳頌?zāi)蠒?shū)》:“古今必?zé)o徼倖之名臣循吏也?!?魯迅 《墳·論“ta{1-1}媽{1-1}的!”》:“身分也高了,家譜也修了,還要尋一個(gè)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
揖遜
(1).猶揖讓。賓主相見(jiàn)的禮儀。 宋 葉適 《外論一》:“自 景德 元年與 契丹 盟,更六圣百二十年,聘使往來(lái),天子親與之揖遜於庭,未嘗一日敗盟約也。”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議論》:“ 張蕓叟 詩(shī)評(píng)亦云:如大排筵席,二十四味,終日揖遜,求其適口者,少矣。” 明 陳繼儒 《讀書(shū)鏡》卷三:“ 明道 先生嘗至禪寺,僧方飯,見(jiàn)趨進(jìn)揖遜之盛,嘆曰:‘三代威儀盡在是矣。’”
(2).猶揖讓。禪讓。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三:“翰林學(xué)士 葉清臣 等言:‘本朝以揖遜得天下,而 淑 ( 李淑 )誣以干戈,且臣子非所宜言?!薄镀邍?guó)春秋平話》卷上:“慕 唐 虞 之高風(fēng),思揖遜於政權(quán)?!?明 李贄 《答耿中丞論淡書(shū)》:“ 勛 華 之盛,揖遜之隆,比之三家村里甕牖酒人,真不啻幾千萬(wàn)里矣?!?/p>
文祖
(1). 帝堯 始祖之廟?!稌?shū)·舜典》:“正月上日,受終于文祖?!?孔 傳:“文祖者, 堯 文德之祖廟?!?蔡沉 集傳:“文祖者, 堯 始祖之廟?!薄妒酚洝の宓郾炯o(jì)》:“文祖者, 堯 大祖也。”文祖之說(shuō),各家不一。 馬融 謂“天也,天為萬(wàn)物之祖,故曰文祖”。 鄭玄 謂“五府之大名,猶 周 之明堂”。見(jiàn) 清 孫星衍 《尚書(shū)今古文注疏》。
(2).泛指太祖廟?!段簳?shū)·任城王云傳》:“儲(chǔ)宮正統(tǒng),受終文祖,羣公相之,有何不可?” 唐 張說(shuō) 《贈(zèng)華州刺史楊君碑》:“ 神龍 初, 中宗 克復(fù)丕業(yè),格于文祖?!?/p>
(3).繼業(yè)守文之祖?!蹲髠鳌ぐЧ辍罚骸?衛(wèi)大子 禱曰:‘曾孫 蒯聵 敢昭告皇祖 文王 、烈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 杜預(yù) 注:“繼業(yè)守文,故曰文祖?!?/p>
傅察名句,送朱熙載改官還鄉(xiāng)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四面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