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囊亦欲走諸方,趁此年齡猶未暮
出自宋代吳芾《忠侍者自隱靜來既歸覓詩因述其意以贈之自可》:
上人手持隱靜書,示我刊成送行句。
飄忽如云不可留,又歸隱靜山中去。
自謂為僧亦有緣,獲事老師非易遇。
第念學(xué)道須遍參,要證此心歸宿處。
退量天分不如人,亦復(fù)性資非潁悟。
那能終日坐蒲{1|1}團(tuán),只看水上浮杯渡。
挑囊亦欲走諸方,趁此年齡猶未暮。
他時參竟卻歸來,伴我老師巖上住。
上人此意似可嘉,止是出家兒調(diào)度。
老師若也可其言,不應(yīng)忘卻來時路。
注釋參考
諸方
(1).各地方?!稌x書·何劭傳》:“每諸方貢獻(xiàn),帝輒賜之,而觀其占謝焉。” 南朝 梁元帝 《庾先生承先墓志》:“諸方未游,佳城已望?!薄缎绿茣ぐ俟僦径罚骸按蟪瘯?,諸方起居,則受其表狀?!?/p>
(2).猶諸道。 宋 蘇軾 《虔州景德寺榮師湛然堂》詩:“諸方人人把雷電,不容細(xì)看真頭面。”
(3).別的方位;別的地方?!短綇V記》卷二liu{1*1}四引 五代 王仁裕 《王氏見聞·韓伸》:“又或云某方位去吉,即往之,諸方縱人牽之不去?!薄毒暗聜鳠翡洝こ刂菽先赵付U師》:“僧辭,問云:‘學(xué)人到諸方,有人問和尚近日作么生,未審如何祇對?!?/p>
年齡
年齡 (niánlíng) 人或動植物所生存的年數(shù) age吳芾名句,忠侍者自隱靜來既歸覓詩因述其意以贈之自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