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高觀國《齊天樂(菊)》:
叢幽一笑東籬曉,霜華又隨香冷。
暈色黃嬌,低枝翠婉,來趁登高佳景。
誰偏管領(lǐng)。
是彭澤歸來,未荒三徑。
最愜清觴,道家標(biāo)致自風(fēng)韻。
南山依舊翠倚,采花無限思,西風(fēng)吹醒。
萬蕊金寒,三秋夢好,曾記餐英清詠。
斕斑淚沁。
怕節(jié)去蜂愁,雨荒煙暝。
明日重陽,為誰簪短鬢。
注釋參考
三秋
三秋 (sānqiū) 指秋收、秋耕、秋播 the three autumn jobs (harvesting, ploughing and sowing) 指秋季的三個月 the three months of autumn 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nóng)歷九月 the third month of autumn 指三年 three years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只言期一載,誰謂歷三秋!——李白《江夏行》餐英
亦作“飡英”?!冻o·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后世詠菊時遂用“餐英”為典故,隱寓高潔之意。 元 王翰 《題菊》詩:“歸去來南山,飡英坐空谷?!?清 顧炎武 《和王山史寄來燕中對菊》:“ 楚 臣終是餐英客,愁見 燕臺 落葉時?!?/p>
清詠
清雅的吟詠。 唐 李山甫 《山中答劉書記寓懷》詩:“芙蓉出秋渚,繡段流清詠?!?/p>
高觀國名句,齊天樂(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