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榘《題劉直孺拙逸軒》:
營營天壤間,孰不為智使。
有美山中君,獨與世俗異。
一真不鑿若不愚,四體安然如止水。
人皆喜君得佳扁,我於其間有余議。
一陰一陽分動靜,江河山岳判流峙。
造行而欲辭其勞,造化之功亦息矣。
伊周孔孟心乎民,老氏莊蒙忘此世。
使四君子俱恝然,萬古滔滔孰經(jīng)濟。
以拙而望巧,巧未及成拙。
先至晦巧而為拙,終焉多與巧相值。
逸者自逸勞者勞,天之降材爾殊爾。
君才足以應萬殊,袖手山林恐非計。
原君結(jié)力運天巧,卻換軒名與張子。
注釋參考
相值
(1).猶相遇。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賦》序:“始於 北府 相值,傾蓋無已。” 唐 韓愈 《寄皇甫湜》詩:“昏昏還就枕,惘惘夢相值?!?宋 蘇軾 《芙蓉城》詩:“此生流浪隨滄溟,偶然相值兩浮萍?!?郭沫若 《今津紀游》六:“我的視線同她們覿面相值?!?/p>
(2).相當;相匹敵。《儀禮·喪服》“大功八升若九升” 漢 鄭玄 注:“欲其文相值?!?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中》:“ 晁公武 《讀書志》考諸人與 河汾 (指 隋 王通 )絶不相值,甚詳,第亦無庸事此,讀《中説》即瞭然?!?/p>
張榘名句,題劉直孺拙逸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