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師道《答李簿》:
老去才先盡,春來酒屢空。
甘為耕釣手,畏作囁嚅翁。
與罪寧無說,言詩新有功。
不堪須野鶩,似欲吐長虹。
注釋參考
耕釣
相傳 商 伊尹 未仕時(shí)耕于 莘 野, 周 呂尚 未仕時(shí)釣于 渭水 ,后常以“耕釣”喻隱居不仕。 唐 孟浩然 《題張野人園廬》詩:“耕釣方自逸,壺觴趣不空?!?宋 劉過 《滿江紅·壽》詞:“功甚大,心常小。居廊廟,思耕釣。” 清 陳忠裕 《贈(zèng)錢牧齋》詩:“十年耕釣樂,《七略》較讐新?!眳⒁姟?耕莘 ”。
囁嚅翁
(1).《新唐書·竇鞏傳》:“ 鞏 字 友封 ,雅裕,有名于時(shí)。平居與人言若不出口,世號‘囁嚅翁’。”后因以稱懦弱畏事或不善辭令之人。 元 楊弘道 《贈(zèng)刁益之》詩:“應(yīng)接尚無衰憊氣,不應(yīng)便作囁嚅翁。” 清 唐孫華 《次王隨庵七十自壽詩原韻》之二:“避世聊為漫浪叟,少言甘號囁嚅翁。”
(2).指 白居易 。 宋 蘇軾 《元日次韻張先子野見和七夕寄莘老之作》:“ 小蠻 知在否,試問 囁嚅翁 。” 王文誥 輯注:“ 次公 曰:囁嚅翁,乃 樂天 也?!眳㈤?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四。
陳師道名句,答李簿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