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岳《沁園春》:
子盍規(guī)夫,商丘之木,有樗不才。
縱斧斤睥睨,何妨雪立,風(fēng)煙傲兀,怎問春回。
老子似之,倦游久矣,歸曬漁蓑羹芋魁。
村鋤外,聞韭今有子,芥已生臺。
天於我輩悠哉。
縱作賦問天天亦猜。
且醉無何有,酒徒陶陸,與二三子,詩友陳雷。
正爾眠云,阿誰敲月,不是我曹不肯來。
君且住,怕口生荊棘,胸有塵埃。
注釋參考
老子
老子 (Lǎozǐ) 中國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一說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曾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書的史官),后隱退著《老子》一書。他把宇宙萬物的本體看做“道”,認(rèn)為它是超越時空靜止不動的實(shí)體,是產(chǎn)生整個物質(zhì)世界的總根源。他在觀察社會和自然變化時,又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rèn)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兩方面的對立之中,它們互相依存,互相轉(zhuǎn)化。政治上他主張“無為”,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回到“小國寡民”的幻境之中。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Laozi 老子 (lǎozi) 父親 father 老年男子的自稱。即老夫 I;me 老子不吃你這一套倦游
倦游 (juànyóu) 游興已盡 thoroughly satisfy the sight-seeing mood 倦游歸來漁蓑
亦作“ 漁簔 ”。漁人的蓑衣。 宋 蘇軾 《乘舟過賈收水閣收不在見其子》詩之一:“青山來水檻,白雨滿漁蓑?!?明 文徵明 《江天暮雪》詩:“寧知風(fēng)浪高,但道漁蓑好。” 明 楊慎 《十二月廿三日高峣大雪》詩之二:“佳句漁簑憐 鄭谷 ,中庭鶴氅立 王恭 ?!?清 孫枝蔚 《式廬詩為石仲昭明府訪方爾止處士而作》:“甲第云中連白日,漁簑雪裡傲朱緋?!?/p>
芋魁
芋的塊莖。亦泛稱薯類植物的塊莖?!逗鬂h書·方術(shù)傳上·許楊》:“時有謡歌曰:‘?dāng)∥亿檎?翟子威 ,飴我大豆,亨我芋魁?!?李賢 注:“芋魁,芋根也?!?明 徐渭 《薯蕷》詩:“芋魁徒軟美,松粉藉餦餭?!?清 顧炎武 《兄子言及開吳淞江之役書此示之》詩:“五十年來羹芋魁,頓令澤國生蒿萊?!?/p>
方岳名句,沁園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