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詔東方生,執(zhí)戟前詼諧
出自清代吳偉業(yè)《清涼山贊佛寺 (四首選一)》:
西北有高山,云是文殊臺。
。
臺上明月池,千葉金蓮開。
。
花花相映發(fā),葉葉同根栽。
。
王母攜雙成,綠蓋云中來。
。
結(jié)以同心合,授以九子釵。
。
翠裝雕玉輦,丹髹沉香齋。
。
護置琉璃屏,立在文石階。
。
長恐乘風去,舍我歸蓬萊。
。
從獵往上林,小隊城南隈。
。
雪鷹異凡羽,果馬殊群材。
。
言過樂游怨,進及長楊街。
。
張宴奏絲桐,新月穿宮槐。
。
攜手呼太息,樂極生微哀。
。
千秋終寂寞,此日誰追陪。
。
陛下壽萬年,妾命如塵埃。
。
愿共南山槨,長奉西宮杯。
。
披香淖博士,側(cè)聽私驚猜:。
今日樂方樂,私語胡為哉?。
待詔東方生,執(zhí)戟前詼諧。
。
熏爐拂黼帳,白露零蒼臺。
。
吾王慎玉體,對酒毋傷懷。
注釋參考
待詔
(1).等待詔命。《文選·揚雄<甘泉賦>序》:“ 孝成帝 時,客有薦 雄 文似 相如 者……召 雄 待詔 承明 之庭?!?張銑 注:“待詔,待天子命也?!?唐 王績 《晚年敘志示翟處士》詩:“明經(jīng)思待詔,學劍覓封侯?!?清 惠士奇 《送蔣樹存之官馀慶》詩:“待詔吾留 金馬門 ,修書君上 南薰殿 ?!?/p>
(2).官名。 漢 代徵士未有正官者,均待詔公車,其特異者待詔 金馬門 ,備顧問,后遂以待詔為官名?!稘h書·王莽傳中》:“ 莽 誅滅待詔,而封告者?!?唐 有翰林待詔,負責四方表疏批答、應(yīng)和文章等事。后改為翰林供奉。 明 清 翰林院屬官有待詔,秩從九品,掌校對章疏文史,為低級事務(wù)官。
(3).待命供奉內(nèi)廷的人。 唐 代不僅文詞經(jīng)學之士,即醫(yī)卜技術(shù)之流,亦供直于內(nèi)廷別院,以待詔命。因有醫(yī)待詔、畫待詔等名稱。 宋 元 時對手藝工匠尊稱為待詔,本此?!毒┍就ㄋ仔≌f·碾玉觀音》:“﹝裱褙鋪里﹞ 璩待詔 問:‘府干有何見諭?’虞候道:‘無甚事,閒問則個。’”《水滸傳》第四回:“ 智深 走到鐵匠鋪門前看時,見三個人打鐵。 智深 道:‘兀那待詔,有好鋼鐵么?’”《醒世恒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看那娘子,正與澆蠟燭待詔説話?!?/p>
(4).舊時農(nóng)村里稱理發(fā)師為“待詔”。 李劼人 《da{1~1}波》第一部第二章:“ 楚用 幾個人早都交卷完畢,在理發(fā)室找待詔梳了發(fā)辮?!?/p>
東方生
指 漢 東方朔 。 明 劉基 《賣柑者言》:“予默默無以應(yīng)。退而思其言,類 東方生 滑稽之流。豈其忿世嫉邪者耶,而托於柑以諷耶!” 明 李贄 《豫約·感慨平生》:“上之不能如 東方生 之避世 金馬門 ,以萬乘為僚友,含垢忍恥,游戲仕路。” 清 龔自珍 《行路易》詩:“蟠桃之花萬丈明, 淮 南之犬彳亍行,臣豈不如 武皇 階下 東方生 ?”
執(zhí)戟
秦 漢 時的宮廷侍衛(wèi)官。因值勤時手持戟,故名?!妒酚洝せ袀鳌罚骸肮俨贿^侍郎,位不過執(zhí)戟?!?明 沉采 《千金記·夜宴》:“我如今授你執(zhí)戟郎官,你權(quán)知職事,待后有功,重行陞賞?!?清 龔自珍 《乞糴保陽》詩:“掌故二百年,身先執(zhí)戟老?!?/p>
詼諧
詼諧 (huīxié) 談話富于風趣 funny;humorous 其言專商鞍、 韓非之語也,指意放蕩,頗復詼諧?!稘h書·東方朔傳》吳偉業(yè)名句,清涼山贊佛寺 (四首選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