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則禮《贈江貫道》:
即今海內(nèi)丹青妙,只有南徐江貫道。
孤峰疊巘真自奇,老樹滄波亦復(fù)好。
扶杖時來問麴生,戲捉毛錐吾絕全。
龍眠居士喚不應(yīng),世上從交韋偃少。
一生管城良有味,彈琴寧論老會至。
時調(diào)白羽臂烏號,楊葉曾穿有能事。
獨(dú)憐老子跛跛歸,故遣七弦聲作雷。
老子從來知賀若,為吾剩彈烏夜啼。
注釋參考
時調(diào)
(1).猶時俗。 唐 孟郊 《勸善吟》:“顧余昧?xí)r調(diào),居止多疏慵?!?/p>
(2).在一個地區(qū)流行的各種時興小調(diào)、小曲,有的已發(fā)展成曲藝,有演唱,有伴奏。 姚華 《曲海一勺·時詩》:“是即今語所謂時調(diào),其所流傳,則《絃索西廂》,至今存焉。” 老舍 《四世同堂》二四:“上自王侯,下至旗兵,他們都會唱二簧、單弦、大鼓與時調(diào)?!?/p>
白羽
(1).白色羽毛?!睹献印じ孀由稀罚骸鞍子鹬滓玻q白雪之白?!?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白羽雖白,質(zhì)以輕兮;白玉雖白,空守貞兮?!?/p>
(2).借指白色的鳥。 宋 沉遘 《次韻和鞠顏叔游山》:“紫鱗驚躍起,白羽倦飛還?!?/p>
(3).古代軍中主帥所執(zhí)的指揮旗。又稱白旄。亦泛指軍旗?!秴问洗呵铩げ黄垺罚骸?武王 左釋白羽,右釋黃鉞,勉而自為係?!薄稌つ潦摹纷鳌鞍嘴浮?。《孔子家語·致思》:“ 子路 進(jìn)曰: 由 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鐘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紛下蟠於地。 由 當(dāng)一隊而敵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執(zhí)聝?!?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詩:“今茲討鯨鯢,旌斾何繽紛。白羽落酒樽, 洞庭 羅三軍。”
(4).指羽箭?!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彎蕃弱,滿白羽,射游梟,櫟蜚遽?!?郭璞 注:“以白羽為箭,故言白羽也?!?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三:“留我一白羽,將以分符竹?!?宋 王安石 《陰山畫虎圖》詩:“逶迤一虎出馬前,白羽橫穿更人立?!?/p>
(5).借指士兵。 唐 盧綸 《冬日登城樓有懷因贈程騰》詩:“君不見, 漢 家邊將在邊庭,白羽三千出 井陘 ?!?唐 法振 《河源破賊后贈袁將軍》詩:“白羽三千駐,蕭蕭萬里行?!?/p>
(6).指羽扇。 唐 駱賓王 《宿溫城望軍營》詩:“白羽搖如月,青山斷若云。”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史君 開府未浹旬,欲戴綸巾揮白羽?!?明 沉采 《千金記·游說》:“鼓旗揚(yáng),白羽一揮同發(fā)矢,黃龍三轉(zhuǎn)倒拖鎗,倒拖鎗。” 清 曹寅 《途次示侄驥》詩之三:“可堪揮白羽,安事踐青蒲?!?/p>
(7).指羽書。又名羽檄。古代征調(diào)軍隊的文書,插鳥羽示緊急,故名。 清 洪昇 《長生殿·偵報》:“爺爺呵,莫待傳白羽始安排!” 徐朔方 校注:“白羽,羽檄,古代徵調(diào)軍隊的文書?!?/p>
(8).古邑名。在今 河南省 西峽縣 ?!洞呵铩ふ压四辍罚骸岸?許 遷于 白羽 ?!?楊伯峻 注:“ 白羽 在今 河南 西峽縣 西關(guān)外?!?/p>
烏號
(1).《淮南子·原道訓(xùn)》:“射者捍烏號之弓,彎棊衛(wèi)之箭?!?高誘 注:“烏號,桑柘,其材堅勁,烏峙其上,及其將飛,枝必橈下,勁能復(fù)巢,烏隨之,烏不敢飛,號呼其上。伐其枝以為弓,因曰烏號之弓也。一説 黃帝 鑄鼎于 荊山 鼎湖 ,得道而仙,乘龍而上,其臣援弓射龍,欲下 黃帝 ,不能也。烏,於也;號,呼也。於是抱弓而號。因名其弓為烏號之弓也?!焙笠浴盀跆枴敝噶脊?。《太平御覽》卷三四七引 漢 陳琳 《武庫賦》:“弓則烏號、越棘、繁弱、角端?!?唐 駱賓王 《從軍中行路難》之二:“百發(fā)烏號遙碎柳,七尺龍文迥照蓮?!?明 楊珽 《龍膏記·脫難》:“休得把烏號架,休得把青莖射?!?/p>
(2).表示對死者哀悼。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廬江水》:“﹝ 匡俗 ﹞屢逃徵聘,廬於此山,時人敬之。 俗 后仙化,空廬猶存。弟子覩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烏號’?!?宋 葉適 《何參政挽歌》之二:“佳哉鳳凰壠,悲甚付烏號。”
(3).稱人死亡的敬辭?!杜f五代史·漢書·高祖紀(jì)論》:“及回鑾輅,尋墮烏號,故雖有應(yīng)運(yùn)之名,而未覩為君之德也?!?/p>
能事
能事 (néngshì) 原指能做到的事,后指擅長的本事 what one is particularly good at 極盡挑撥離間之能事 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鳌?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能干 able;capable 此人果真能事吳則禮名句,贈江貫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