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杜范《繼和嚴君壁上韻》:
山舍榱楹朽蠹余,朅來小圃作閑居。
推移寧免人間世,酒落還同心地初。
鷗鷺齊盟忘物我,薜蘿交翠映簪裾。
恭惟不負傳心印,已把浮生付六如。
注釋參考
恭惟
見“ 恭維 ”。
傳心
(1).佛教禪宗指傳法。初祖 達摩 來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謂法即是心,故以心傳心,心心相印。見 唐 希運 《傳心法要》。 唐 王維 《同崔興宗送瑗公》詩:“一施傳心法,惟將戒定還?!?唐 齊己 《荊渚逢禪友》詩:“閒吟莫忘傳心祖,曾立階前雪到腰。”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裴休》:“ 休 會昌 中官於 鐘陵 ,請 運 ( 希運 )至郡,以所解一篇示之。師不顧曰:‘若形於紙墨,何有吾宗!’ 休 問其故。曰:‘上乘之印,唯是一心,更無別法……’ 休 録之為《傳心法要》云?!?清 道霈 《重刊<壇經(jīng)>緣起》:“佛佛出世,祖祖?zhèn)餍??!?/p>
(2).指儒家的道統(tǒng)傳授。 宋 何坦 《西疇常言》:“道統(tǒng)之傳自 堯 舜 ,《書》雖載‘精一’傳心,而學(xué)之名未著也?!?/p>
浮生
語本《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虛浮不定,因稱人生為“浮生”。 南朝 宋 鮑照 《答客》詩:“浮生急馳電,物道險絃絲。”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詩:“自言行樂朝朝是,豈料浮生漸漸忙?!?明 王錂 《春蕪記·宴賞》:“浮生回首如馳影,能消幾度閒愁悶?!?茅盾 《追求》三:“永別了!如夢的浮生,謎一樣的人生!”
六如
也稱六喻。佛教以夢、幻、泡、影、露、電,喻世事之空幻無常?!督饎偨?jīng)·應(yīng)化非真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宋 范成大 《閶門戲調(diào)行客》詩:“萬事惟堪六如觀,一杯莫信四并難?!?/p>
杜范名句,繼和嚴君壁上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