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淳《榘子名字義》:
小子成人爾定孫,成人來前吾語成人汝。
爾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
今爾名以榘,字爾以方叟。
告爾名字義,爾其敬聽受。
榘所以為方,是為法度器。
極天下之方,不能外乎是。
在人事而言,不越乎此理。
此理根所成人,其本一而已。
散諸事物間,各各有所止。
當(dāng)然不容易,萬殊而一揆。
截截有成法,方正無少陂。
圣人安而行,所欲不逾此。
賢者勉而復(fù),折旋必中矣。
學(xué)者思圣賢,於學(xué)亦必以。
所擇要精明,所執(zhí)在固緻。
法皆自中定,方非由外至。
如或非禮視,是以不法視。
於視為不方,隨物而妄宣。
如或非禮動(dòng),是以不法動(dòng)。
於動(dòng)為不方,隨物而妄往。
惟視方而明,不為非禮傾。
惟聽方而聰,不為非禮從。
惟言方而信,不為非禮徇。
惟動(dòng)方而直,不為非禮適。
一一守吾法,私意無容雜。
尋絕枉尺為,乘戒詭遇合。
直道范馳驅(qū),何行不檢押。
其可者則與,不可者必拒。
交游自正方,不隨不可去。
有善者則從,不善者必克。
處事自正方,不隨不善溺。
隨物則為圓,非圓特其偏。
同流而合汙,在方誠有愆。
先方而后圓,於圓乃可全。
既無一不方,斯無一不圓。
動(dòng)容皆中禮,從心得孔傳。
豈但方之熟,實(shí)惟圓之安。
圣法萬世在,榘爾其勉旃。
稱名惕自省,聞字肅反觀。
斯義無爾愧,服膺常拳拳。
注釋參考
不善
(1).指壞事?!稌ひ劣?xùn)》:“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薄妒酚洝ば⑽谋炯o(jì)》:“ 呂產(chǎn) 欲為不善,丞相 陳平 與太尉 周勃 謀奪 呂產(chǎn) 等軍?!?/p>
(2).指惡人?!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然明 曰:‘政將焉往?’ 裨諶 曰:‘善之代不善,天命也,其焉辟 子產(chǎn) ?’” 楊伯峻 注:“以好人代替壞人?!薄秶Z·晉語六》:“不善進(jìn)不善,善亦蔑由進(jìn)矣?!?/p>
(3).指缺點(diǎn)?!睹献印るx婁下》:“言人之不善,當(dāng)如后患何?”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世人之著述,不能無病,僕常好人譏彈其文,有不善者,應(yīng)時(shí)改定?!?/p>
(4).不良;不好。《莊子·至樂》:“將子有不善之行,愧遺父母妻子之丑而為此乎?”《史記·高祖本紀(jì)》:“天下方擾,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壹敗涂地。”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迎面有二個(gè)人行將至,忽悄語曰:‘來矣?!持湟獠簧疲罉O計(jì)生?!?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一段:“ 吳天寶 人小,器量可大,看出 姚大嬸 氣色不善,也不介意,還是說呀笑的,到底把 姚大嬸 引樂了?!?/p>
(5).不長(zhǎng)于。 三國 魏 嵇康 《養(yǎng)生論》:“其自用甚者,飲食不節(jié),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至乏絶,風(fēng)寒所災(zāi),百毒所傷,中道夭於眾難,世皆知笑悼,謂之不善持生也?!?/p>
(6).猶言非同小可。 元 白樸 《墻頭馬上》第一折:“若有人撞見,這頓打可不善也?!?/p>
陳淳名句,榘子名字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