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巖儻入夢,寄予白云篇
出自宋代高斯得《次韻北澗禪師留別》:
維北有深澗,其中貯幽泉。
茲泥不可滓,萬境涵澄鮮。
老人挹其流,濁世相周旋。
清寒滌腴膩,八解不敢專。
我來宿招提,逾月從金仙。
解后澗瀕老,筆力回百川。
參寥一以去,詩宗久無傳。
阿師佩密印,絕后如光前。
禪房竹色靜,秋深暑將闌。
雙巖儻入夢,寄予白云篇。
注釋參考
入夢
入夢 (rùmèng) 指睡著( ),有時(shí)也指別人出現(xiàn)在自己的夢中 fall asleep寄予
寄予 (jìyǔ) 寄托 place; put in;express;give;show;pin on 寄予很大希望 給予關(guān)懷、同情等 run out 凡因社會(huì)的不公而受屈的人他都寄予同情白云篇
(1). 漢武帝 《秋風(fēng)辭》中有“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之句,后因以“白云篇”稱帝王的詩作。 宋 蘇軾 《集英殿秋宴教坊詞致語口號(hào)》:“菊有芳兮蘭有秀,從臣誰和《白云篇》?”
(2). 晉 隱士 陶潛 《和郭主簿》詩中有“遙遙望白云”之句,后因以“白云篇”稱隱士之詩。 唐 郎士元 《馮翊西樓》詩:“ 陶令 好文嘗對(duì)酒,相招一和《白云篇》。”
(3). 南朝 齊 謝朓 《拜中軍記室辭隨王箋》詩中有“白云在天, 龍門 不見”之句,后因以“白云篇”喻思念親人之作。 明 何景明 《新色寺與諸生留別》詩:“去國已違丹壑志,望鄉(xiāng)空賦《白云篇》。”
高斯得名句,次韻北澗禪師留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