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酣戰(zhàn)我已慳,赤幟忽立無由還
出自宋代晁補之《復(fù)用前韻答唐公唐公有一日紙貴傳都城之句且》:
諸公辯壯懸河口,唾落紛紛珠百斗。
井陘酣戰(zhàn)我已慳,赤幟忽立無由還。
唐公斷后不容北,腹背未殊秦宛間。
明光侯印懸天上,下有死夫緣重賞。
書生懦志安足驚,饑死索米長安城。
獻君賜帛等優(yōu)笑,覆醬未知傳紙榮。
泮宮先生誠國士,可是同年予二子。
雜吟未減聽匏竹,能使窮愁發(fā)孤喜。
君不見新聲欲至舊聲難,十指勞君千萬彈。
平生不遇感知己,過此身外誰能攀。
它年常侍幸見訪,不因豆落悲南山。
注釋參考
井陘
山名。 太行山 的支脈。有要隘名 井陘口 ,又稱 土門關(guān) 。 秦 漢 時為軍事要地?!秴问洗呵铩び惺肌罚骸昂沃^九塞? 大汾 、 冥阸 、 荊阮 、 方城 、 殽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高誘 注:“ 井陘 ,在 常山 井陘縣 ?!薄对涂たh圖志·恒州》:“ 井陘縣 , 六國 時 趙 地, 秦始皇 十八年, 王翦 興兵攻 趙 ,下 井陘 。 漢高帝 三年, 韓信 、 張耳 東下 井陘 ,擒 成安君 ( 陳餘 ),即此地也。 陘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 井陘 …… 井陘口 ,今名 土門口 ,縣( 獲鹿縣 )西南十里。即 太行 八陘之第五陘也?!?明 梅鼎祚 《玉合記·言祖》:“萬里鳴刁斗,三軍出 井陘 ,小的們隨老爺去 河北 ,在此久等?!?王德鐘 《和悼秋醉后之作》:“書生曾把《陰符》讀,亦愿荷戈出 井陘 。”
酣戰(zhàn)
酣戰(zhàn) (hānzhàn) 相持而長時間的激戰(zhàn) fierce battle 酣戰(zhàn)數(shù)百回合,不分勝負赤幟
(1).紅旗?!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斑x輕騎二千人,人持一赤幟,從閒道萆山而望 趙 軍?!?元 成廷珪 《送謝太守》詩:“雙螭交赤幟,五馬挾朱輪。”《說岳全傳》第三六回:“赤幟紅旗映日光。”
(2).今指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旗幟。 柳亞子 《存歿口號》之一:“ 神烈峰 頭墓草青, 湘 南赤幟正縱橫?!?李少石 《祝董老六十大壽》詩:“地缺山崩六十年,高張赤幟獨當(dāng)先?!?趙樸初 《洪湖曲·吊賀龍同志》:“堅持赤幟不可奪,烈焰飛騰 湘 鄂 西?!?/p>
(3).比喻太陽或太陽的炎威。 宋 范成大 《新嶺》詩:“曈曈赤幟張,昱昱金鉦上?!?元 舒頔 《金陵懷古》詩:“玉驄聲斷烏臺寂,赤幟陰移畫省深?!?元 王惲 《苦熱嘆》詩:“炎官張火傘, 屏翳 揚赤幟?!?/p>
(4).比喻榜樣,典范。 宋 岳珂 《桯史·一言悟主》:“﹝ 范石湖 ﹞悟主以一言之頃,理明辭正,雖不能終格,猶足為公議立赤幟云?!?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大風(fēng)》三章,氣籠宇宙,張千古帝王赤幟?!?清 李玉 《清忠譜·譜概》:“一傳詞壇標赤幟,千秋大節(jié)歌《白雪》?!?/p>
(5).比喻領(lǐng)袖人物或領(lǐng)袖地位?!端问贰に抉R光傳》:“ 光 才豈能害政,但在高位,則異論之人倚以為重。 韓信 立 漢 赤幟, 趙 卒氣奪;今用 光 ,是與異論者立赤幟也。”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卷七:“藝苑則 李懷麓 、 張滄洲 為赤幟?!?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科諢》:“使 粲花主人 及今猶在,奮其全力,另製一種新詞,則詞壇赤幟,豈僅為 若士 一人所攫哉!”
無由
無由 (wúyóu) 沒有門徑或機會 have no way (of doing sth.) 相見無由晁補之名句,復(fù)用前韻答唐公唐公有一日紙貴傳都城之句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