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師范《偈頌七十六首》:
千峰萬峰濃潑眼,十溪五溪深沒腰。
只有山翁喜相接,聲聲慚愧與難消。
且道還有所得也,蝦蟆口裹一粒椒。
注釋參考
潑眼
(1).耀眼,照眼。 宋 蘇軾 《送陳睦知潭州》詩:“ 白鹿 泉頭山月出,寒光潑眼如流汞?!?宋 陸游 《霜寒不能出戶偶書》詩:“篝火烘裘暖,油窗潑眼明。”
(2).滿眼。 元 張可久 《風(fēng)入松·九日》曲:“西風(fēng)潑眼山如畫,有黃花休恨無錢?!?清 陳維崧 《秋霽·本意》詞:“詎意此際,故園潑眼秋光,一杯雪蟻,幾枝風(fēng)菊?!?/p>
五溪
地名。指 雄溪 、 樠溪 、 無溪 、 酉溪 、 辰溪 。一說指 雄溪 、 蒲溪 、 酉溪 、 沅溪 、 辰溪 。 漢 屬 武陵郡 ,為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在今 湖南 西部和 貴州 東部。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沅水》:“ 武陵 有五溪,謂 雄溪 、 樠溪 、 無溪 、 酉溪 、 辰溪 其一焉?!?唐 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詩“聞道龍標(biāo)過 五溪 ” 楊齊賢 注:“ 武陵 有五溪,曰 雄溪 、 蒲溪 、 酉溪 、 沅溪 、 辰溪 。”
釋師范名句,偈頌七十六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