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曹勛《苦雨吟》:
巫山埋空曉光沒,寒入風聲散蕭瑟。
滴瀝深摧十二峰,峽江漲白洗青壁。
群陰寂寂蔽陽烏,搖蕩春愁滿南國。
何當羲御駐中天,為我驅(qū)除風雨黑。
蜚廉先驅(qū)走寰宇,列缺揮鞭起龍虎。
郁儀頓轡潛海隅,九野冥冥暗風雨。
饑鳶跕翅墮曾穹,軍鼓無聲如擊缶。
青苔{1|1}綠砌上高堂,檐溜侵窗入煙霧。
南山山叟桂為薪,四海橫流阻行路。
安有王春四百八十時,蕭蕭風雨迷朝暮。
我原得媧皇煉石補此破漏天,令三光繼明,萬物可睹,免使百萬億蒼生憔悴困泥土。
注釋參考
巫山
(1). 戰(zhàn)國 宋玉 《高唐賦》序:“昔者先王嘗游 高唐 ,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為 高唐 之客。聞君游 高唐 ,愿薦枕席?!跻蛐抑?。去而辭曰:‘妾在 巫山 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 陽臺 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之立廟,號曰 朝云 ?!焙笏煊脼槟信臅牡鋵?。 五代 馮延巳 《鵲踏枝》詞之七:“心若垂楊千萬縷,水闊花飛,夢斷 巫山 路。” 明 梁辰魚 《浣紗記·通嚭》:“今夜同歡會,夢魂飛, 巫山 一對暮云歸?!薄段骱言挕の縻鲰嵺E》:“但求一見,為榮多矣,誰敢妄想 巫山 之夢?!?/p>
(2).山名。在 四川 、 湖北 兩省邊境。北與 大巴山 相連,形如“巫”字,故名。 長江 穿流其中,形成三峽。 唐 李白 《古風》之五八:“我行 巫山 渚,尋古登 陽臺 ?!?宋 陸游 《三峽歌》:“十二 巫山 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mao{1~1}澤{1*1}東 《水調(diào)歌頭·游泳》詞:“截斷 巫山 云雨,高峽出平湖?!?/p>
曉光
清晨的日光。 南朝 梁簡文帝 《侍游新亭應令》詩:“曉光浮野映,朝煙承日迴?!?唐 杜荀鶴 《秋日寄吟友》詩:“蟬樹生寒色,漁潭落曉光?!?孫景瑞 《紅旗插上大門島》:“曉光漸漸顯露了?!?/p>
風聲
風聲 (fēngshēng) 傳出來的消息 rumor 風聲很緊 走漏風聲蕭瑟
蕭瑟 (xiāosè) 草木被秋風吹襲的聲音 rustle in the air 秋風蕭瑟?!稑犯娂げ懿佟げ匠鱿拈T行》 寂寞凄涼 desolate曹勛名句,苦雨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