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何夢桂《三用韻》:
何年鑄銅柱,請(qǐng)為問伏波。
薊子去不遠(yuǎn),金狄誰再摩。
世變落莽渺,吾意成蹉跎。
盜跖飫肝膾,孔圣厄弦歌,禍福吾欲問,當(dāng)世無史鮀。
問天天匪高,只恐民聽訛。
形骸天委質(zhì),性命天委和。
吾固聞諸天,如何復(fù)如何。
注釋參考
問天
謂心有委屈而訴問于天。 漢 王逸 《<楚辭·天問>序》:“《天問》者, 屈原 之所作也。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也?!?唐 王維 《偶然作》詩之一:“未嘗肯問天,何事須擊壤。”
民聽
(1).民眾的聽聞。《書·泰誓中》:“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2).引申指民眾的輿論。 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下》:“處士 豫章 徐稚 ……德行純備,著于民聽?!薄端螘の涞奂o(jì)下》:“其有獄訟虧濫,改刑乖愆,傷化擾治,未允民聽者,皆當(dāng)具以事聞。”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驃騎讓豫司二州表》:“雖仄影毗道,徇身贊德,朝徽不昭,民聽具溢,豈非性力知限,鑒度有崖。”
(3).民眾聽從?!蹲髠鳌せ腹辍罚骸罢哉?,是以政成而民聽。” 宋 葉適 《淮西論鐵錢五事狀》:“臣竊以錢文宜一,輕重大小宜均,ze{1~1}民聽不疑,行用不惑?!?/p>
何夢桂名句,三用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森久城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