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程公許《壽延邁叔祖》:
吾宗譜牒祖通義,蟬聊到公十五世。
五派之分同一源,如木有本瓜有蒂。
公家門戶最赫奕,簪紱相承真鮮儷。
堂堂鐵面渠州牧,能以方雨永來裔。
用之不盡地自寬,信有詩書為可繼。
龍駒隋寺汗流赭,修途萬里自迢遞。
箭鋒巧中由基的,桂香慳與春官第。
誰知風(fēng)雨短檠燈,慣作儒生窮活計。
彤檐問俗歷三州,和平斂退鋒芒銳。
羹藜任笑庖煙冷,嚼蠟倦親歌舌脆。
似聞皇華催遣送,斗城未必能留滯。
廣平傳言五百年,凜凜千鈞若旒綴。
藉公一力為挽回,澡刷家聲舊芳桂。
平生況耐反覆看,穮袞懸知多斂穧。
鼎來富貴正黑頭,粲粲芝蘭滿庭砌。
周盟有幸聊肺腑,魯泮居然覺疣贅。
所愿宗風(fēng)振寂寥,敢將末路竊聲勢。
霧雨濛濛梅子黃,廉泉上薰風(fēng)細(xì)。
千金稱壽意何如,自倚親為新制。
注釋參考
春官
(1).古官名。 顓頊?zhǔn)?時五官之一,為木正。見 賈公彥 《〈周禮正義〉序》引《左傳·昭公十七年》 漢 服虔 注。又為《周禮》六官之一,掌禮法、祭祀。見《周禮·天官·小宰》。 唐 、 宋 、 明 、 清 司天官屬有春官正、夏官正等五官。 明太祖 立春夏秋冬官,謂之四輔。見《舊唐書·職官志二》、《宋史·律歷志》、《明史·安然傳》。
(2). 唐 光宅 年間曾改禮部為春官,后“春官”遂為禮部的別稱。 唐 杜甫 《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xué)士》詩:“天老書題目,春官驗討論?!?唐 皎然 《兵后送姚太祝赴選》詩:“名動春官籍,翩翩才少儔。” 明 歸有光 《亡友方思曾墓表》:“既一再試春官不利,則自叱而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俺若不去呵,又怕他新錚錚春官匣印,硬選入秋宮院門。” 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卷五:“九上春官不第,鍵戶箸書,足不入城市。”
(3).舊俗在迎春儀式中扮演導(dǎo)牛者的角色。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迎春社火》:“次日打春,官給身錢二十七文,賞春官通書十本?!?清 李聲振 《百戲竹枝詞·春官序》:“﹝春官﹞以禿人扮之,冠帶而倒騎牛背,亦笑觀也?!?/p>
程公許名句,壽延邁叔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