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攜酒榼共書幃,回語長松我即歸。
出自唐朝皎然《酬秦山人出山見呈》
手攜酒榼共書幃,回語長松我即歸。
若是出山機已息,嶺云何事背君飛。
注釋參考
酒榼
(1).古代的貯酒器,可提挈。 唐 岑參 《早秋與諸子登虢州西亭觀眺》詩:“酒榼緣青壁,瓜田傍緑溪。” 唐 皎然 《酬秦山人出山見呈》詩:“手攜酒榼共書幃,迴語長松我即歸。” 清 捧花生 《畫舫馀談》:“酒榼茶鐺,左右陳列?!?/p>
(2).代指酒席。《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 高公 大喜,延入內(nèi)書房中,即治酒榼相待。”
書幃
猶書齋。 唐 杜甫 《雨》詩之二:“高軒當 灧澦 ,潤色靜書幃。” 明 高啟 《晚陪張水部過西橋隔城望見諸山》詩:“望山還恐山相笑,坐守書幃不出城?!?明 朱有燉 《風月牡丹仙》第三折:“冷森森風透到書幃。” 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自昔文人稱孝子,果然名士悅傾城’……‘娥眉問難佐書幃’,皆為余慶得姬?!?/p>
回語
轉(zhuǎn)告。《敦煌變文集·韓朋賦》:“阿婆迴語新婦:‘如客此言, 朋 今事官(仕宦),且得勝途。’”
長松
藥草名。服之可黑須發(fā)。 宋 蘇軾 《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zhí)煊X》詩之一:“莫道長松浪得名,能教覆額兩眉青?!?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長松》:“長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長三五寸,味甘微苦,類人參,清香可愛。按 張?zhí)煊X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風,眉髮俱墮,哀苦不堪。忽遇異人,教服長松,示其形狀。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顏色如故。”
皎然名句,酬秦山人出山見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