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老嘆》:
事與年俱往,心於世轉疏。
曼膚銷欲盡,鬒發(fā)變無余。
野店通賒酒,鄰翁伴荷鉏。
尚嗟余習在,夢課吏鈔書。
注釋參考
余習
沒有改掉的、遺留的習染、風尚。《維摩詰所說經(jīng)·佛國品》:“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餘習。” 唐 王維 《偶然作》詩之六:“不能捨餘習,偶被世人知?!薄吨熳诱Z類》卷一○一:“ 游 、 楊 、 謝 三君子初皆學禪。后來餘習猶在,故學之者多流於禪。” 清 梅曾亮 《<阮小咸詩集>序》:“或真樸無文飾,有 六朝 人餘習,其衣冠言動與南城人風氣固殊也?!?/p>
課吏
考核官吏的政績?!稘h書·京房傳》:“ 房 奏考功課吏法?!?唐 元稹 《授蕭祐兵部郎中制》:“課吏陟明,誕若攸職?!薄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五七回:“話説 湖南 撫臺本想借著這回課吏,振作一番,誰知鬧來鬧去仍舊鬧到自己親戚頭上,做聲不得?!?/p>
陸游名句,老嘆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