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蕃《俞孝楊殖齋》:
士患不知學,既學思有終。
一年農(nóng)作計,十稔圃收功。
四業(yè)獨為重,九經(jīng)皆寓中。
勉哉期歲晚,禹稷與顏同。
注釋參考
四業(yè)
(1).指《詩》、《書》、禮、樂?!逗鬂h書·逸民傳·法真》:“處士 法真 ,體兼四業(yè)?!?李善 注:“謂《詩》、《書》、禮、樂也。”《晉書·后妃傳下·孝武定王皇后》:“天性柔順,四業(yè)允備?!?/p>
(2).指士、農(nóng)、工、商四民之業(yè)?!吨芏Y·地官·載師》“凡宅不毛者里布” 清 孫詒讓 正義:“四業(yè),即諸子注四民之業(yè)?!稘h書·食貨志》亦云‘四民有業(yè)’, 賈 疏謂即《閭師》畜耕樹蠶四業(yè),又引或説以為四時之業(yè),并謬?!?宋 司馬光 《賜書》詩:“四業(yè)既交修,坐令風化純?!?/p>
九經(jīng)
(1).九條南北向的大道。《周禮·考工記·匠人》:“國中九經(jīng)九緯,經(jīng)涂九軌?!?賈公彥 疏:“南北之道為經(jīng),東西之道為緯。”
(2).儒家治國平天下的九項準則?!抖Y記·中庸》:“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jīng)。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羣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孔穎達 疏:“治天下國家之道,有九種常行之事,論九經(jīng)之目次也?!?/p>
(3).九部儒家經(jīng)典。名目相傳不一?!稘h書·藝文志》指《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經(jīng)》及小學。 陸德明 《經(jīng)典釋文錄》指《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孝經(jīng)》、《論語》。《初學記》卷二一所引九經(jīng),與《經(jīng)典釋文》略異,有《左傳》、《公羊》、《穀梁》,無《春秋》、《孝經(jīng)》、《論語》。 五代 齊己 《酬九經(jīng)者》詩:“九經(jīng)三史學,窮妙又窮微?!?元 楊顯之 《瀟湘雨》第一折:“黃卷青燈一腐儒,九經(jīng)三史腹中居。”《醒世恒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 王勃 ﹞幼有大才,貫通九經(jīng),詩書滿腹?!?清 錢謙益 《蘇州府重修學志序》:“古之學者,九經(jīng)以為經(jīng),註疏以為緯?!?/p>
趙蕃名句,俞孝楊殖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