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齊己《看水》:
范蠡東浮闊,靈均北泛長。
誰知遠(yuǎn)煙浪,別有好思量。
故國門前急,天涯照里忙。
難收上樓興,渺漫正斜陽。
注釋參考
渺漫
(1).廣遠(yuǎn);幽長。 唐 張九齡 《故刑部李尚書挽歌詞》之三:“渺漫野中草,微??绽餆??!?唐 高適 《東征賦》:“連山鬱其漭蕩,大澤平乎渺漫?!?明 高濂 《玉簪記·會友》:“山深路渺漫,更板蘿捫壁,直上層巒?!?/p>
(2).模糊;虛幻。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物無遁形,但或結(jié)于身,或播于事,交賒紛綸,顯昧渺漫,熟覩其際哉。”《全元散曲·一枝花·香綿》:“梨云夢渺漫,柳絮春零亂?!?清 摶沙拙老 《閑處光陰》卷上:“《盤古墳詩》:‘名字虛無姓渺漫,當(dāng)年誰與葬衣冠。’”
(3).稀少;消失。 唐 唐彥謙 《無題》詩之五:“誰知?jiǎng)e易會應(yīng)難,目斷青鸞信渺漫。” 丁以布 《題三子游草次吹萬見贈原韻》:“還應(yīng)樂府歌《三婦》,六逸高風(fēng)未渺漫?!?/p>
(4).猶渺茫。沒有把握。 宋 蘇軾 《再乞發(fā)運(yùn)司應(yīng)副浙西米狀》:“目覩積水未退,下田因已沒於深水,今歲必恐無望,而中上田亦自渺漫?!?/p>
斜陽
斜陽 (xiéyáng) 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 setting sun齊己名句,看水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