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重顯《透法身句》:
一葉飄空便見秋,法身須透鬧啾啾。
明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fēng)卒未休。
注釋參考
一葉
(1).一片葉子?!读凶印ふf符》:“ 宋 人有為其君以玉為楮葉者,三年而成…… 列子 聞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寡矣。’” 唐 李白 《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詩:“梧桐落金井,一葉飛銀牀?!?元 耶律楚材 《乞茶詩》之三:“玉屑三甌烹嫩蕊,青旗一葉碾新芽。”參見“ 一葉知秋 ”。
(2).比喻小船。 唐 司空圖 《自河西歸山詩》之一:“一水悠悠一葉危,往來長恨阻歸期。” 前蜀 韋莊 《酬吳秀才霅川相送》詩:“一葉南浮去似飛, 楚 鄉(xiāng)云水本無依。” 宋 蘇軾 《贈邵道士》詩:“相將乘一葉,夜下 蒼梧 灘?!?明 宋濂 《龍眠居士畫十八應(yīng)真相贊》:“未入水時(shí),一葉已渡。”
(3).一頁。
空便
機(jī)會;方便。 元 李行道 《灰闌記》第一折:“我且把這毒藥,藏在一處,只等覷個(gè)空便,纔好下手。” 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 紅娘 伏侍老夫人不得空便,偌早晚敢待來也。”《二刻拍案驚奇》卷四:“等走得路數(shù)多,人眼熟了,他每沒些疑心,然后看機(jī)會空便留心體訪,必知端的?!?/p>
法身
(1).佛教語。梵語意譯。謂證得清凈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胺ㄉ怼辈簧粶?,無形而隨處現(xiàn)形,也稱為佛身。各乘諸宗所說不一?!洞蟀隳噤〗?jīng)·如來性品》:“知如來法身,長存不變易?!?隋 慧遠(yuǎn) 《大乘義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兩義: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二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為法身?!?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劫比他國》:“嘗聞佛説,知諸法空,體諸法性,是則以慧眼觀法身也?!?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圣人成道之神明耳?!?/p>
(2).指高僧之身。 唐 盧簡求 《杭州鹽官縣海昌院禪門大師塔碑》:“法身魁岸,相好莊嚴(yán),眉毛紺垂,顱骨圓聳?!?/p>
(3).舊指修煉得道之身。 明 張綸 《林泉隨筆》:“ 俞氏 則謂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后,法身則然,豈可以血肉之軀投畀水火乎?”《西游補(bǔ)》第十六回:“ 行者 一時(shí)難忍,現(xiàn)出大鬧天宮三頭六臂法身,空中亂打?!?/p>
鬧啾啾
亦作“閙啾啾”。吵鬧貌。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二折:“你還待要鬧啾啾,越激的我可也怒齁齁?!?明 郭子章 《郭氏六語·魏黃初謠》:“胡孫死,鬧啾啾,也須還我一百州?!薄秴球}·醉花陰·春懷》:“閙啾啾蟬鳴柳梢,絮叨叨蟲吟磚竅?!?/p>
釋重顯名句,透法身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九原黃土英靈活,萬古青天霹靂飛作者:王令作品:寄滿子權(quán)
- 聊以永今朝,晝景方舒遲作者:李處權(quán)作品:陪張巨山謁清獻(xiàn)公祠
- 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作者:李泌作品:奉和圣制中和節(jié)曲江宴百僚
- 數(shù)處微明銷不盡,湖山清映越人家作者:張繼作品:會稽郡樓雪霽(一作望雪)
- 滿國和巴人,若士誰與知作者:晁補(bǔ)之作品:建除體二首答黃魯直教授
- 門列晴峰色,堂開古木陰。作者:劉得仁作品:夏日通濟(jì)里居酬諸先輩見訪
- 登嶺望落日,眇然傷別魂作者:皎然作品:晚秋登佛川南峰懷裴例
- 今朝風(fēng)景,酒腸寬窄。
- 這乾坤日月,更遠(yuǎn)游、問他王子作者:陳韡作品:哨遍(陳抑齊乞致仕)
- 公家安取千軸藏,仲尼猶及史之闕作者:晁補(bǔ)之作品:胡戢秀才效歐陽公集古作琬琰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