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攀條拈蕊,已嘆春歸
出自宋代晁補之《尉遲杯(亳社作惜花)》:
去年時。
正愁絕,過卻紅杏飛。
沈吟杏子青時。
追悔負好花枝。
今年又春到,傍小闌、日日數(shù)花期。
花有信,人卻無憑,故教芳意遲遲。
及至待得融怡。
未攀條拈蕊,已嘆春歸。
怎得春如天不老,更教花與月相隨。
都將命、拼與酬花,似峴山、落日客猶迷。
盡歸路,拍手攔街,笑人沈醉如泥。
注釋參考
攀條
攀引或攀折枝條。《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平原侯植》:“朝游登鳳閣,日暮集華沼。傾柯引弱枝,攀條摘蕙草。” 宋 蘇軾 《次韻曾仲錫承議食蜜漬生荔支》:“攀條與立新名字,兒女稱呼恐不經(jīng)。”
春歸
(1).春天來臨。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四:“玉樹春歸日,金宮樂事多。” 唐 李山甫 《賀邢州盧員外》詩:“春歸鳳沼恩波暖,曉入鴛行瑞氣寒?!?唐 滕邁 《春色滿皇州》詩:“藹藹復悠悠,春歸十二樓?!?/p>
(2).春去;春盡。 唐 白居易 《送春》詩:“三月三十日,春歸日復暮。” 宋 黃庭堅 《清平樂》詞之一:“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宋 辛棄疾 《杏花天·無題》詞:“有多少、鶯愁蝶怨;甚夢里、春歸不管。”
(3).春時回來。 唐 李白 《南流夜郎寄內》詩:“北雁春歸看欲盡,南來不得 豫章 書?!?唐 李嘉祐 《送張惟儉秀才入舉》詩:“春歸定得意,花送到東中?!?/p>
晁補之名句,尉遲杯(亳社作惜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