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補陀大士海復山,隨喜卻來觀世間
出自宋代范成大《畫錦行送陳福公判信州》:
漢家麟閣多王侯,冠佩相望經(jīng)幾秋。
晝錦聲名兩榮耀,惟有信州如相州。
國南門頭折楊柳,借問江津垂白叟。
住在行都四十年,曾見歸舟似公否?人言公與赤松期,飚車羽輪來何時?云出云歸俱是道,苦學赤松還未妙。
君不見補陀大士海復山,隨喜卻來觀世間。
注釋參考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身就不見了補陀
見“ 補陁落迦 ”。
大士
(1).德行高尚的人?!豆茏印しǚā罚骸胺舱撊擞幸嫖镏?,無大士焉?!?尹知章 注:“大士不矜,謙以接物。”《韓詩外傳》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 由 來,區(qū)區(qū)汝何攻? 賜 來,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為子宰焉。’”
(2).佛教對菩薩的通稱。 南朝 齊 周颙 《重答張長史》:“夫大士應世,其體無方,或為儒林之宗,或為國師道士,斯經(jīng)教之成説也?!?唐 湛然 《法華文句記》卷二:“大士者,《大論》稱菩薩為大士,亦曰開士?!?/p>
(3).特指觀世音菩薩。《紅樓夢》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 嫦娥 檻外梅?!?/p>
(4).對高僧的敬稱。 宋 蘇軾 《金山長老寶覺師真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是惟 寳覺 大士之像?!?/p>
正獄訟之官?!抖Y記·曲禮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禮記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為夫婦獄訟之不正乎,則泰士 子牛 存矣;為社稷宗廟之不享乎,則泰祝 子游 存矣?!┦俊⑻┳<创笫?、大祝也。大士正獄訟,蓋若《秋官·士師》察獄訟之辭矣?!薄蹲髠鳌べ夜四辍罚骸?衛(wèi)侯 與 元咺 訟, 寧武子 為輔, 鍼莊子 為坐, 士榮 為大士?!?杜預 注:“大士,治獄官也?!?漢 劉向 《說苑·臣術》:“ 忌 舉北郭 刁勃子 為大士,而九族益親,民益富?!?/p>
隨喜
隨喜 (suíxǐ) 佛教指見人做善事而樂意參加,泛指隨著眾人參加集體送禮等 follow suit 我在這一個講堂中,便須常常隨喜我那同學們的拍手和喝采?!秴群啊ぷ孕颉? 舊指游覽寺院 visit temples 時應清盥罷,隨喜給孤園?!啤?杜甫《望兜率寺》 隨人游玩 tour卻來
亦作“卻來”。歸來。 唐 李白 《東魯見狄博通》詩:“謂言掛席度滄海,卻來應是無長風?!?宋 蘇軾 《送安節(jié)》詩之十四:“萬里卻來日,一庵仍獨居?!?/p>
觀世
(1).謂向世人顯示?!秴问洗呵铩す?jié)喪》:“世俗之行喪,載之以大輴,羽旄旌旗……以此觀世,則美矣侈矣。” 高誘 注:“觀世,猶示人也?!?/p>
(2).觀察世事。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輭草承趺坐,長松響梵聲??站臃ㄔ仆猓^世得無生?!?章炳麟 《訄書·清儒》:“唯古史亦以度制事狀徵驗,其務觀世知化,不欲以經(jīng)術致用,灼然矣?!?/p>
范成大名句,畫錦行送陳福公判信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