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榦《代季亨二首》:
殷勤慈母手中線,縫人選行人身上。
待拘青衫朝日去,誰知白帽帶星歸。
別時(shí)早覺終天訣,底事能堪跬步違。
一路顯新須努力,九原芒草恨依依。
注釋參考
終天
(1).終身。一般用于死喪永別等不幸的時(shí)候。 晉 陶潛 《祭程氏妹文》:“如何一往,終天不返!” 唐 白居易 《病中哭金鑾子》詩:“莫言三里地,此別是終天!” 清 方文 《述哀》詩:“此恨抱終天,哀吟何時(shí)畢?!?/p>
(2).久遠(yuǎn)。謂如天之久遠(yuǎn)無窮。 晉 潘岳 《哀永逝文》:“今奈何兮一舉,邈終天兮不反?!?/p>
(3).整天。 茅盾 《陀螺》二:“中年的暮氣已經(jīng)鉆進(jìn)了她的血液,所以皇皇然追求著補(bǔ)藥,終天不釋手地咬著奶油蘸餅干了?!?/p>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guān)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jiān)?《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p>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dá)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p>
跬步
亦作“蹞步”。1.半步,跨一腳。《大戴禮記·勸學(xué)》:“是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王聘珍 解詁:“跬,一舉足也。”《荀子·勸學(xué)》作“蹞步”。 楊倞 注:“半步曰蹞,蹞與跬同?!薄侗笔贰の菏諅鳌罚骸磅筒綗o已,至於千里;覆簣而進(jìn),及於萬仞。” 宋 范成大 《土門》詩:“顛墜較分寸,商略營蹞步?!?梁啟超 《新民說》三:“譬之蹞步,以一足立,以一足行?!?沉鈞儒 《寄大兒》詩:“小妹居對(duì)房,跬步無我離?!?/p>
(2).舉步;邁步。 宋 蘇軾 《靈壁張氏園亭記》:“使其子孫開門而出仕,則跬步市朝之上,閉門而歸隱,則俯仰山林之下?!?明 陸樹聲 《清暑筆談》:“士大夫逢時(shí)遇合,跬步以至公卿非難,而歸田為難?!?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官常一》:“青云之路,跬步可階;五尺之童,便思奔競(jìng)。”
(3).指極近的距離。《舊唐書·肅宗紀(jì)下》:“忽大風(fēng)飛沙,跬步之間,不辨人物?!?宋 蘇軾 《答陳季常書》:“自失官后,便覺三山跬步,云漢咫尺,此未易遽言也?!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時(shí)昏霧四塞,跬步莫覩物色?!?/p>
(4).形容少;極少。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計(jì)倪》:“ 桓 稱仲父, 文 稱太公,計(jì)此二人,曾無跬步之勞,大呼之功,乃忘弓矢之怨,授以上卿?!?宋 司馬光 《辭賜金第一札子》:“今臣等雖備位五使,猶在京城,跬步之勞,亦未嘗有,以何勛效再受重賜?!薄吨熳诱Z類》卷五九:“自來見得此理真無內(nèi)外,外面有跬步不合道理,便覺此心慊然?!?/p>
(5).喻指小節(jié)。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夫細(xì)行不矜,終為大德之累,跬步必謹(jǐn),猶憂其過舉也?!薄睹魇贰埌钇?zhèn)鳌罚骸癌z 張邦奇 ﹞與 王守仁 友善,而語每不合。躬修力踐,跬步必謹(jǐn)?!?清 姚鼐 《復(fù)張君書》:“是故古之士,於行止進(jìn)退之間,有跬步不容不慎者,其慮之長而度之?dāng)?shù)矣?!?/p>
(6).人跡。 唐 杜甫 《溪漲》詩:“茲晨已半落,歸路跬步疏?!?仇兆鰲 注:“跬步疏,人跡稀也。” 清 曹寅 《葺治亭后竹徑和牧中丞韻》:“跬步春園空,蒼然隔林語?!?/p>
黃榦名句,代季亨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