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敖陶孫《送別史友六首》:
過淮讀二山賦,舉世識三槐家。
熊魚等所欲者,兕虎敢嘆非耶。
注釋參考
熊魚
《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后因以“熊魚”比喻難以兼得的事物。 宋 范成大 《丙午新正書懷》詩之六:“鵬鷃相安無可笑,熊魚自古不容兼?!?明 徐渭 《避暑豁然堂大雨》詩:“百事兼熊魚,往往非著意。” 清 趙翼 《自遣》詩:“熊魚兼取本天慳,老去塵緣已盡刪?!?/p>
兕虎
(1).兕與虎。泛指猛獸?!独献印罚骸吧w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漢 張衡 《西京賦》:“威懾兕虎,莫之敢當?!?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赴bai{1*1}刃而忘生,格兕虎於林谷者,勇人也?!?/p>
(2). 孔子 在 陳 絕糧,弟子有怨意,因召 子路 問曰:“《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見《史記·孔子世家》。后用為道衰不遇之典實。 宋 蘇軾 《見子由與孔常父唱和詩輒次其韻》:“吾道其非耶?野處豈兕虎!” 清 顧炎武 《與人札》:“老仁兄閉戶著書,窮探今古,以視弟之久客邊塞,歌兕虎而畏風波者,夐若霄凡之隔矣?!?/p>
敖陶孫名句,送別史友六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