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史鑄《黃{1~1}菊二十首》:
籬邊黃{1~1}菊為誰開,轉憶陶潛歸去來。
插了滿頭仍漬酒,且謀約洽玉山頹。
注釋參考
漬酒
東漢 徐穉 常于家預先炙雞一只,并以一兩綿絮漬酒中,曝干以裹雞。遇有喪事,則徑攜墓前,以水漬綿使有酒氣,祭畢即去,不見喪主。見《后漢書·徐穉傳》及 李賢 注引 謝承 《后漢書》。后因以“漬酒”為朋友間吊喪墓祭的典故。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繐帳猶懸,門罕漬酒之彥?!?清 錢謙益 《畫士張季挽詞》詩:“一棺寂寂掩柴菅,零落貧交漬酒還。” 清 吳偉業(yè) 《送沉友圣漢川哭友》詩之三:“論文青眼客,漬酒白衣人?!?/p>
謀約
(1).猶謀議,籌劃?!稇?zhàn)國策·齊策五》:“故曰 衛(wèi)鞅 之始與 秦王 計也,謀約不下席,言於尊俎之間?!?/p>
(2).盟約?!逗鬂h書·馮異傳》:“初, 軼 與 光武 首結謀約,加相親愛。”
玉山頹
猶玉山倒。 唐 王績 《辛司法宅觀妓》詩:“到愁 金谷 晚,不怪玉山頽?!?宋 司馬光 《送酒與邵堯夫》詩:“莫作林間獨醒客,任從花笑玉山頽?!?唐 黃滔 《二月二日宴中貽同年封先輩渭》詩:“ 帝 堯 城里日銜杯,每倚 嵇康 到玉頽?!?五代 齊己 《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詩之一:“騷雅鏘金擲,風流醉玉頽?!?/p>
史鑄名句,黃菊二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