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張碧《山居雨霽即事》
結(jié)茅蒼嶺下,自與喧卑隔。況值雷雨晴,郊原轉(zhuǎn)岑寂。
出門看反照,繞屋殘溜滴。古路絕人行,荒陂響螻蟈。
籬崩瓜豆蔓,圃壞牛羊跡。斷續(xù)古祠鴉,高低遠(yuǎn)村笛。
喜聞東皋潤(rùn),欲往未通屐。杖策試危橋,攀蘿瞰苔壁。
鄰翁夜相訪,緩酌聊跂石。新月出污尊,浮云在巾舄。
常隳腐儒操,謬習(xí)經(jīng)邦畫。有待時(shí)未知,非關(guān)慕沮溺。
注釋參考
絕人
1.猶過人。 2.與人世隔絕。螻蟈
蛙屬?!抖Y記·月令》:“﹝孟夏之月﹞螻蟈鳴,蚯蚓出?!?鄭玄 注:“螻蟈,蛙也?!薄兑葜軙r(shí)訓(xùn)》:“立夏之日,螻蟈鳴。” 朱右曾 校釋:“螻蟈,蛙之屬,蛙鳴始于二月,立夏而鳴者,其形較小,其色褐黑,好聚淺水而鳴?!?唐 張碧 《山居雨霽即事》詩(shī):“古路絕人行,荒陂響螻蟈。”一說螻為螻蛄,蟈為蛙、蛤蟆。參閱《禮記·月令》“﹝孟夏之月﹞螻蟈鳴” 陸德明 釋文引 漢 蔡邕 《月令章句》及《淮南子·時(shí)則訓(xùn)》“螻蟈鳴” 漢 高誘 注。又說即螻蛄。參閱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蟲二·螻蛄》及《爾雅·釋蟲》“天螻” 清 郝懿行 義疏。
張碧名句,山居雨霽即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